小麦无融合生殖育种方法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仇松英
作者: 仇松英;许钢垣;武计平;逯腊虎;孟兆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苗;兼性无融合生殖;孤雌生殖;多雌基因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2 年 17 卷 04 期
页码: 22-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经过10余年研究,从上万份不同类型小麦亲本及杂交后代中,鉴定、筛选、培育出5种具有小麦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基因型材料,分别是:多苗材料,表现兼性无融合特点的材料,表现专性无融合生殖特点的材料,孤雌生殖材料,具多雌蕊材料。
分类号: S512.103
- 相关文献
[1]小麦无融合生殖育种方法初探. 仇松瑛,许钢垣. 1996
[2]提高多胚水稻双苗萌发频率的研究. 黄逸强,邓鸿德. 1991
[3]玉米双苗现象的分类及遗传观察. 罗大刚. 1994
[4]苹果属(Malus)显性矮化主基因Dw的RAPD分子标记. 张开春,毕晓颖,李荣旗,景士西,吴禄平,尹淑萍. 1999
[5]基因型HS86-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 赵凤梧,李慧敏,李爱国. 2000
[6]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 王俊强,赵念力,钱春荣,宫秀杰,于洋,王振华. 2010
[7]利用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Pa_1代植株的倍性变异. 安颖蔚,高西宁,杨立国. 2002
[8]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范必勤. 2005
[9]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产生的纯系的研究. 安颖蔚,杨立国,石太渊,王颖. 2003
[10]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的研究. 赵念力,苏俊,闫秀峰,钱春荣,宫秀杰,于洋. 2011
[11]温汤处理诱导桑蚕孤雌生殖适宜条件的探讨. 王永强,夏建国,姚陆松,徐孟奎. 1998
[12]利用二甲戊灵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研究. 杨俊伟,王建军,贾鑫,邵林生,李彦良,赵变平,杨海鹏,杜彦超,王富荣. 2019
[13]西花蓟马孤雌产雄生殖繁育的后代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张彬,李洪刚,王俊平,王吉锋,万方浩,郑长英. 2016
[14]化学试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果穗结实性的研究. 岳尧海,周旭东,王敏,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刘宏伟,李岩,张志军,刘文国. 2019
[15]豌豆蚜生物生态学特性. 张丽,袁明龙. 2017
[16]小麦孤雌生殖育种技术研究新进展. 刘娜,赵昌平. 2007
[17]孤雌生殖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丰嵘,张宝红. 1992
[18]印记基因在孤雌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彭晟坤,张子敬,张格阳,张志浩,闵佳,李欣淼,王香南,施巧婷,祁兴山,黄永震,李惠侠,王二耀. 2024
[19]诱导太谷核不育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研究. 山军建,曾宝安,王彩芬. 2001
[20]植物离体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董清山.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55K SNP芯片的山西冬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雷梦林;刘霞;王艳珍;崔国庆;穆志新;刘龙龙;李欣;逯腊虎;李晓丽;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55K SNP
-
温度和湿度对紫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郭亮虎;王镇;李楠;逯腊虎;高炜;郭雅娴;武宗信
关键词:贮藏温度;贮藏湿度;紫甘薯;贮藏品质
-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持绿表型性状评价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斌;闫雪;温宏伟;王曙光;逯腊虎;范华;景蕊莲;孙黛珍
关键词:小麦;持绿性状;产量;相关性分析
-
糯小麦品质特性及其开发利用探析
作者:张凤琴;王向东;逯腊虎
关键词:糯小麦;品质特性;开发利用
-
黄淮麦区4省小麦种质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婷;逯腊虎;杨斌;袁凯;张伟;史晓芳
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
基于药效对比试验的小麦吸浆虫防治
作者:高炜;宋立红;曹勇;仇松英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药效对比试验;防治措施
-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作者: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热感指数;生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