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和香菇固态发酵小麦秸秆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旭红

作者: 高旭红;章炉军;梁小军;毛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杏鲍菇;香菇;小麦秸秆;营养价值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6111-6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和香菇固态发酵小麦秸秆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别选用3株杏鲍菇[21XB-3(1组)、21XB-10(2组)和ACCC 50961(3组)]和3株香菇[241(4组)、243(5组)和213(6组)]对小麦秸秆进行固态发酵,对照组小麦秸秆不接种菌株,于23℃下避光培养48 d后,测定发酵底物中常规营养成分、有机酸、纤维组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1)在杏鲍菇组中,2组发酵底物的干物质(DM)含量较高,各组之间其他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组发酵底物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与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发酵底物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纤维素(CL)和综纤维素(HoC)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2组发酵底物的氨基酸含量较高。在香菇组中,4组发酵底物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5组和6组(P<0.05),4组发酵底物的粗灰分(Ash)和钙(Ca)含量显著高于6组(P<0.05);4组发酵底物的pH显著低于5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6组(P<0.05);5组发酵底物的半纤维素(HC)含量显著低于6组(P<0.05),与4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发酵底物的氨基酸含量较高。2)与杏鲍菇组相比,香菇组发酵底物的CP、Ash和磷(P)含量以及乳酸、乙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pH和各纤维组分(HC除外)含量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多数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杏鲍菇组和香菇组发酵底物的DM、CP、Ca和P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 <0.05),pH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NDF、HC、HoC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多数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此外,香菇组发酵底物的Ash和乳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ADF含量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谷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香菇发酵对小麦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优于杏鲍菇发酵,其中杏鲍菇21XB-10和香菇241发酵对小麦秸秆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较好。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两种香菇对小麦秸秆营养特性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高旭红,梁小军,毛磊. 2024

[2]桑枝栽培食药用菌研究综述. 常堃,蔡婧,李军,李世华,胡兴明,莫荣利,李勇,刘杰,李为民,肖艳,田继成. 2017

[3]杏鲍菇、香菇及其预煮液中可溶性糖的GC-MS分析. 段秀辉,李露,薛淑静,黄文,高虹,周明,程薇. 2015

[4]不同干燥技术对香菇和杏鲍菇风味成分的影响. 吴迪,谷镇,周帅,杨焱,张劲松,刘艳芳,唐庆九. 2013

[5]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林勇. 2003

[6]3种鲜销香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王宏雨,张迪,肖冬来,杨菁. 2019

[7]香菇的价值及系列食品的生产工艺. 薛艳蓉,梁茂文,王呈,田歌,赵瑞生. 2011

[8]野生香菇菌株农艺性状分析及其子实体氨基酸营养评价. 黄卫华,陈洪雨,鲍大鹏,杨瑞恒,陶祥生,吴国锋,黄建锋. 2023

[9]河南省麦秸饲用化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何文龙,冯长松,李绍钰,王二耀,王成章. 2013

[10]小麦秸秆调节猪粪碳氮比对产沼气的影响. 李娟,马忠明,王文丽,卢秉林,赵旭. 2012

[11]不同腐解剂对麦秸秆腐解的初步研究. 吴琴燕,陈宏州,杨敬辉,朱桂梅,潘以楼. 2010

[12]田间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BIOLOG分析. 王晓玥,蒋瑀霁,隋跃宇,孙波. 2012

[13]小麦秸秆高留茬情况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直播水稻田杂草的影响. 付佑胜,张凯,刘伟中,周长勇,曹凯歌,赵桂东. 2019

[14]复合微生物两步发酵提高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研究. 梁军锋,陈秀为,李野,张洪生. 2008

[15]侧耳属白腐菌对提高小麦秸秆饲用价值的作用研究. 张洪生,梁军锋,李野,陈秀为. 2008

[16]NaOH和NaHSO_3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梁仲燕,樊梦姣,孔颖,罗涛. 2016

[17]小麦玉米秸秆掺土还田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仵峰,张凯,宰松梅,王华震,赵璨. 2015

[18]NaOH和NaHSO3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梁仲燕,樊梦姣,孔颖,罗涛. 2016

[19]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的影响. 刘丹娅,张文阳,张辉. 2008

[20]小麦秸秆替代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