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杀雄剂SQ-1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成胚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坤杨

作者: 王坤杨;张伟;张双喜;刘宏伟;王轲;杜丽璞;林志珊;叶兴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化学杀雄剂SQ-1;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小麦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单倍体胚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6 年 49 卷 24 期

页码: 4824-48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化学杀雄剂SQ-1对小麦品种间、小麦与近缘植物间、小麦与远缘植物间杂交成胚率的影响,以及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与玉米杂交成胚率和得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合理选用小麦杂交方式,提高小麦杂交结实率和利用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在小麦拔节期喷施化学杀雄剂SQ-1,开花期分别授以小麦花粉和远缘植物(黑麦、玉米)花粉,并在小麦授玉米花粉后的处理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阿拉伯葡聚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s,AGP),对小麦与玉米杂交后产生的幼胚进行离体拯救培养,统计授粉小花数、接种幼胚数、膨大颖果数、结实粒数、萌发单倍体幼胚数和单倍体植株数,计算结实率、颖果膨大率、成胚率、萌发率和成苗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合细胞学观察结果,研究SQ-1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结实性的影响,以及AGP对小麦单倍体胚诱导率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小麦品种间杂交中SQ-1处理结实率19.8%—83.3%,人工去雄的结实率为69.4%—93.0%,SQ-1对不同品种的影响不同,Fielder对SQ-1的反应比较敏感;在中国春与兰州黑麦杂交中,SQ-1处理的结实率为65.5%,人工去雄处理的结实率为78.8%,两种处理方式产生的F1杂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8条;在不同小麦品种与玉米品种郑单58杂交中,SQ-1处理小麦单倍体胚的成胚率为1.11%—1.41%,人工去雄小麦单倍体胚的成胚率为2.38%—14.29%;在小麦与玉米杂交后的处理液中添加0.5—2.0 g·L-1 AGP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小麦单倍体胚获得率和成苗率。另外,在玉米花粉诱导的单倍体胚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现13.07%的胚发育出了2—6株苗;显微镜观察发现,玉米花粉诱导后18 d左右小麦单倍体胚上出现了多个突起,这些突起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一步发育为形态健全的小植株,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1条。【结论】化学杀雄剂SQ-1减低了小麦品种间杂交及小麦与黑麦、玉米间杂交的成胚率,AGP提高了小麦与玉米间杂交单倍体成胚率和成苗率。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正反杂交差异研究. 相志国,赵献林,康明辉,赵永英,王爱玲. 2013

[2]粗山羊草抗白粉病性鉴定及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张海泉,马淑琴. 2008

[3]粗山羊草抗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及抗病基因标记的研究. 张海泉,马淑琴. 2008

[4]小麦-冰草T7PL·7AL罗伯逊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孙洋洋,陈红新,刘伟华,韩海明,周升辉,杨欣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8

[5]普通小麦远缘杂交F_1代表现型研究. 袁汉民,王小亮,陈东升,孙建昌,范金萍,张富国,赵桂珍. 2005

[6]普通小麦×东方旱麦草属间杂种长期保存技术及稳定性研究. 张继益,董玉琛,蒋观敏. 2000

[7]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远缘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系评价. 丁明亮,赵红,浦秋红,崔永祯,李宏生,顾坚,田玉仙,杨木军,李绍祥. 2018

[8]小麦—冰草T7PL·7AL罗伯逊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孙洋洋,陈红新,刘伟华,韩海明,周升辉,杨欣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8

[9]化学杀雄剂SQ-1诱导青海高原春小麦雄性不育的初步研究. 叶景秀,谢德庆. 2011

[10]玉米基因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影响. 丁明亮,李宏生,杨木军,杨忠慧,李绍祥,顾坚,赵红,黄格,崔永祯,刘琨. 2019

[11]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 赵翠荣,刘莹,王立峰,唐清,彭萍,陈科海,杨青,余华强,陈新民. 2014

[12]春小麦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重,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高新,王子霞. 2016

[13]不同培养基对春小麦×玉米单倍体胚分化成苗的影响. 王重,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高新,王子霞. 2018

[14]Dicamba和2;4-D处理对小麦与玉米杂交得胚率的影响. 赵翠荣,刘莹,唐清,陈新民,余华强. 2015

[15]Dicamba和2,4-D处理对小麦与玉米杂交得胚率的影响. 赵翠荣,刘莹,唐清,陈新民,余华强. 2015

[16]利用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胚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开发. 车京玉. 2002

[17]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18]耐寒草莓新品种选育初报. 孙瑞芬,李堃,石慧芹,张敏聪,刘学慧. 2003

[19]海涂米草、水稻、甜高粱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Ⅲ). 戴晖,陈启康,顾拥建,沙文锋,朱娟. 2012

[20]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缘杂交.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李栒,杨随庄,令利军,陈社元,曾秀存,王鹤龄.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