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有机结合态磷肥的多谱学分子形态表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瑾
作者: 刘瑾;杨建军;Yongfeng Hu;李菊梅;张秀;马义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磷;分子形态;液相磷-31核磁共振;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肥料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958-962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当前,磷肥不合理施用引发的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创制新型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是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鉴于有机结合态磷肥不易被土壤组分固定,在土壤中移动性强,作物有效性高,研发新型有机结合态磷肥有望从根本上突破并解决无机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新近,新型有机结合态磷肥的研发方兴未艾,而有机结合态磷肥的赋存形态及其高效机理尚不清楚。基于多种有机结合态磷肥研制及肥效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取价格低廉、肥效稳定的淀粉基磷肥,采用液相磷-31核磁共振(P-NMR)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技术在分子层面上对其磷形态进行表征。将供试淀粉基磷肥酶解制成α-极限淀粉糊精,溶解于45%的二甲亚砜,通过液相P-NMR分析发现该磷肥中总磷含量约为5 218mg·kg~(-1),与灼烧-比色法测得的结果一致;其中磷主要以有机形态赋存,正磷酸单酯占总磷比例达75.8%。正磷酸二酯含量为17.3%,而无机磷仅占总磷含量的6.9%。另外,通过指纹图谱比对,供试样品磷的K-边XANES谱与植酸磷的谱图极为相似。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淀粉基磷肥中磷以正磷酸单酯为主,为深入揭示有机结合态磷肥的高效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分类号: TQ442
- 相关文献
[1]典型作物残茬磷分子形态表征. 辛鸿娟,杨冬玲,韩超群,顾雪琪,杨建军,刘瑾,陈源泉,隋鹏. 2022
[2]通过径流观测估算磷风险评估指数. 刘月英,王秀芬. 2002
[3]羊角椒肥料与密度试验初报. 费月跃,顾闽峰,王伟义,彭亚民,王军,耿安红. 2015
[4]小麦新品种优化施肥试验研究. 张建成,张汇娟,赵春芝,张宏旭,张培智,郑和祥. 2013
[5]新高粱4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冯国郡,涂振东,郭建富,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叶凯. 2009
[6]不同肥料施用对幼年油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王荔,马玉华,万明长,罗克明. 2010
[7]内蒙古西部灌区大麦新品种“蒙啤麦2号”肥料与密度效应研究. 张凤英,史有国,包海柱,刘志萍,王建明. 2012
[8]小麦营养与旌肥. 王江民. 2004
[9]施肥、密度对大豆群体生长及养分吸收的研究. 魏云山,高聚林,敖雪,丁素荣,张晓荣,李峰. 2014
[10]傲绿牌营养素在棉花上示范成果总结. 刘景富. 2004
[11]紫皮洋葱新品种紫玉88的肥料试验. 陈翠竹,潘美红. 2013
[12]赤峰地区不同肥料种类试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张晓荣,李永娟,李峰,曹磊. 2012
[13]土壤As动态影响下枸杞质量评价及环境风险预测. 肖明,杨文君,孙小凤,吕新. 2014
[14]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刘文贤,马智黠,彭慧元. 2011
[15]无土栽培苜蓿芽菜的品种及肥水等管理探讨. 邓蓉,向清华,张定红. 2014
[16]不同施肥量对贵州高产玉米养分吸收、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江勇,肖厚军,秦松,芶久兰,郑常祥,祝云芳,李渝,赵欢,张萌. 2016
[17]氮、磷、钾肥对甘蓝型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王仙萍,赵继献,任廷波. 2013
[18]黔油20号不同施肥配方与肥力条件下产量及效益分析. 曾兵,邹捐,鲁剑巍,李裕荣,饶勇,肖华贵. 2008
[19]密度和肥料对高油玉米生理性状的影响. 梁和,陆国盈,李代峰. 2005
[20]不同肥料种类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精准喷灌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张秀;韩大龙;吕志强
关键词:物联网;STM32;精准喷灌
-
莴笋+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高效设施栽培模式探讨
作者:曾斌;付从贵;贺宏达;郭锐;陈华锋;张秀;冯友仁
关键词:莴笋;鲜食玉米;设施农业;高效栽培技术
-
论根系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对土壤培肥的作用
作者:奚振邦;徐四新;杨建军
关键词:根系有机肥料;原位腐解;腐殖质;土壤培肥
-
不同pH条件下典型有机磷核磁图谱差异性解析
作者:赵宇航;韩超群;刘瑾;夏星;王艺皓;杨建军
关键词:有机磷;pH;溶液磷-31核磁共振波谱;化学位移
-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后砂质土壤有机碳组分结构特征
作者:郝近羽;陈源泉;代红翠;李超;徐洁;刘瑾;隋鹏
关键词:有机物料;长期施肥;固态13C核磁共振(NMR);有机碳分子结构
-
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砂质土壤玉米成熟期根际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作者:郝近羽;刘瑾;陈源泉;代红翠;李超;徐洁;隋鹏
关键词:有机物料;长期施肥;玉米根际土壤;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
典型作物残茬磷分子形态表征
作者:辛鸿娟;杨冬玲;韩超群;顾雪琪;杨建军;刘瑾;陈源泉;隋鹏
关键词:磷;分子形态;液相磷-31核磁共振;作物残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