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氨酸棒杆菌4-异丙基苯甲酸诱导型启动子的设计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毋舒宁

作者: 毋舒宁;苏永平;李冬雪;柏映国;刘波;张志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诱导型启动子;阻遏蛋白CymR;4-异丙基苯甲酸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08-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挖掘可调控性元件可有效拓展谷氨酸棒杆菌研究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方法】在谷氨酸棒杆菌组成型强启动子PH10上嵌入阻遏蛋白CymR结合的操纵序列CuO,构建了4-异丙基苯甲酸(Cumate)为诱导剂的启动子PH10-CuO。【结果】绿色荧光蛋白作为报告基因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诱导剂时,谷氨酸棒杆菌工程菌相对荧光强度较低;以25 μg/mL 4-异丙基苯甲酸诱导12 h时,谷氨酸棒杆菌工程菌荧光强度达62 000,证明PH10-CuO具有很好的严谨性和诱导表达强度。构建了以启动子PH10-CuO调控recET和Cas12a表达的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编辑质粒,实现谷氨酸棒杆菌染色体上靶标基因的精准编辑和外源基因插入。【结论】诱导型启动子PH10-CuO具有表达强度高且渗漏表达低的特点,可用于谷氨酸棒杆菌中被其调控基因的时序性表达。

分类号: Q78%Q93

  • 相关文献

[1]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海藻糖合成酶的定点突变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陈发忠,罗兆飞,韦宇拓,杜丽琴,王青艳,黄日波. 2012

[2]稀土元素对谷氨酸棒杆菌S_(9114)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王燕,孙彩云,杨平平. 2005

[3]谷氨酸棒杆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张文德,乔宇,丁宏标. 2009

[4]利用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产丙酮酸研究. 方哲 ,操文军 ,刘娟 ,张思琪 ,肖志强 ,单杨 . 2023

[5]GPA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非洲菊的遗传转化. 尹梅,程在全,夏小环,张伟媚,陈善娜. 2007

[6]高效表达木糖醇脱氢酶基因酿酒酵母的构建及木酮糖发酵的初步研究. 陈高云,刘敏,叶凯,张元忠,涂振东,于孟斌. 2011

[7]Rd29A启动子驱动AmDHN基因转化紫花苜蓿. 聂利珍,孙瑞芬,房永雨,李晓东,孙杰,韩平安. 2021

[8]病原细菌诱导型的水稻启动子OsBTF3p的鉴别和克隆. 吴茂森,何晨阳. 2007

[9]pOsHAK1:OsFLN2提高水稻的糖代谢水平和抗旱性. 陈光,李佳,杜瑞英,王旭. 2022

[10]大豆GmGolS基因高温胁迫应答及启动子活性分析. 张军,翟莹,邱爽,尹珺伊,张艳,金振华,张勇,王丽坤. 2023

[11]转录因子ABP9基因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对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铮,邹维华,张霞,唐咏,范云六,赵军. 2008

[12]昆虫种群遗传控制技术中启动子的研究. Ying YAN,王玉生,张桂芬,万方浩. 2015

[13]玉米ZmPR4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中的活性分析. 王爱云,庄洪涛,张增艳,张学文,杜丽璞,叶兴国. 2010

[14]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启动子研究进展. 余小霞,田健,刘晓青,伍宁丰. 2015

[15]高等植物启动子功能和结构研究进展. 夏江东,程在全,吴渝生,季鹏章. 2006

[16]启动子的类型及应用. 贺飞燕,闫建俊,白云凤,冯瑞云,施俊凤. 2017

[17]植物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聂丽娜,夏兰琴,徐兆师,高东尧,李琳,于卓,陈明,李连城,马有志. 2008

[18]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其互作的转录因子. 昝新丽,高英,陈玉玲,赵开军. 2013

[19]病原物诱导型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方法. 陈华民,吴茂森,吴祖建,何晨阳. 2012

[20]根结线虫诱导型启动子RKNIP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霍雨猛,王伟,徐苑芳,何启伟,金国良,侯丽霞,赵双宜.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