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草莓灰霉病菌对氟吡菌酰胺敏感性检测及抗性分子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萍

作者: 高萍;高士刚;成玮;曾蓉;徐丽慧;宋志伟;张扬;戴富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莓;灰葡萄孢;氟吡菌酰胺;抗性;琥珀酸脱氢酶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215-2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SDHIs)杀菌剂氟吡菌酰胺的敏感性水平及抗性机制,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9年上海市5个草莓主产区的90个灰葡萄孢菌株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并分析了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SHD)亚基序列。结果显示:敏感性频率分布基线呈一个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平均EC50为(1.68±0.91)μg/mL,氟吡菌酰胺对上海地区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最低值为0.09μg/mL,最高值为75.91μg/mL。根据新建立的抗性划分标准,发现上海奉贤区已存在抗氟吡菌酰胺的菌系,抗性频率72.77%,抗性菌株的最高抗性倍数为45.18,其他地区抗性频率较低,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分别为25.00%和4.76%,崇明、青浦区菌株的抗性频率均为0。已有抗性的菌群抗性突变位点在Sdh B亚基的N230I位和P225F位这二个位点,突变后分别导致低抗、中抗菌株的产生。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五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与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模式及抗性机制分析. 陶丽红,李佳俊,夏美荣,李康,范黎明,苏发武,吴文伟,王凯博,叶敏. 2021

[2]氟吡菌酰胺与啶菌噁唑混配对灰葡萄孢的联合毒力. 赵建江,毕秋艳,牛慧慧,吴杰,路粉,王文桥,韩秀英. 2019

[3]氟吡菌酰胺防治瓜类及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 陈彦,赵彤华,徐蕾,王兴亚. 2012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草莓中氟吡菌酰胺和嘧霉胺的残留与消解. 贾春虹,吴俊学,赵尔成,王东,解安琦,杜晓颖,王飞飞,刘冰洁,靖俊杰. 2021

[5]草莓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抗性及其SdhB基因序列差异的分子检测. 刘欣,曾蓉,徐丽慧,高士刚,戴富明. 2019

[6]草莓上胶孢炭疽菌的分离与鉴定. 黄金凤,陈丙义,李金凤,高志红,糜林,章镇,李国平,乔玉山. 2012

[7]草莓属植物种质资源对炭疽病抗性的离体评价. 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过聪,张庆华,陈丰滢,关伟. 2019

[8]草莓品种(系)白粉病田间抗性鉴定. 关玲,赵密珍,王庆莲,于红梅,袁华招. 2018

[9]草莓抗炭疽病的新种质资源筛选. 曾蓉,张繁琴,高清华,陆金萍,戴富明. 2011

[10]草莓品种灰霉病抗性田间鉴定. 赵密珍,余桂红,钱亚明,孟宪凤. 2002

[11]草莓品种对蚜虫的抗性机制. 蒋桂华,谢鸣,吕仲贤,王汉荣,王连平,吴延军,张慧琴,黄普乐. 2006

[12]不同草莓品种对3种病虫害的抗性及杀虫剂对二斑叶螨的防效评价. 何秉青,祝宁,齐长红,陈加和,陈明远,刘民,李利锋,韩立红,蔡连卫,吴青君. 2023

[13]喷雾诱导沉默CYP51和Sdh基因对禾谷丝核菌生长和致病性的影响. 成永杰,张浩天,孙海燕,曹淑琳,马东方,陈怀谷,李伟. 2023

[14]烟酰胺类化合物与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的分子对接研究. 王凯博,杨云海,姜珊珊,吴文伟,何成兴,吴永丽,杨维剑. 2018

[15]植物激活蛋白对水稻秧苗生长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左斌,邱德文,罗宽. 2005

[16]反式肉桂醛对稻绿核菌细胞超微结构及3种呼吸酶活力的影响. 郭志芯,刘婷婷,毛连纲,张燕宁,张兰,蒋红云. 2019

[17]含单萜酚结构酰胺类杂合分子的设计与合成及抑菌活性. 陶丽红,李康,王显助,普特,史晶,詹俊杰,叶敏,王凯博. 2022

[18]氟吡菌酰胺研究开发综述. 徐英,徐娜娜,庄占兴,主艳飞,左文静,宋化稳. 2017

[19]氟吡菌酰胺SC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药效研究.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曹凯歌,付佑胜,王宏宝,周长勇,郭小山,刘伟中,张凯,汪立新,陈玉军,赵桂东. 2019

[20]氟吡菌酰胺不同施药方式对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袁涛,叶姗,黄文坤,李忠彩,丁中.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