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宏

作者: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腥黑粉菌属;核糖体DNA-ITS;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5 年

页码: 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controversa)及其近似种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foetida)的rDNA-ITs进行了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登录的这3个种的其他菌株及腥黑粉属其他6个近缘种41条ITS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可以被划分为3个分支:第1个分支为印度腥黑穗病菌(T.indica)与其近似种T.walked;第2个分支主要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似种T.caires和T.foetida及寄生在杂草上的一些腥黑粉菌(T.bromi和T.fusca);第3个分支主要是寄生在杂草和水稻上的腥黑粉菌(T....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5

[2]腥黑粉菌属3种检疫性真菌rDNA-IGS区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彭友良,张国珍,陈万权,刘太国. 2006

[3]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鉴别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光腥黑穗病菌. 刘俭俭,张建民,陈万权,刘太国,高利. 2020

[4]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对温度的敏感性. 周益林,段霞瑜. 2012

[5]温度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周益林,段霞瑜,王生荣,王军平,邱焯. 2006

[6]香蕉枯萎镰刀菌的核糖体DNA-ITS区段序列分析. 王文华,曾会才. 2007

[7]海南省胡椒瘟病病原鉴定及发生规律. 桑利伟,刘爱勤,谭乐和,曾会才,孙世伟,李继锋. 2011

[8]海南省可可黑果病病原鉴定及其发生规律. 桑利伟,刘爱勤,孙世伟,高圣风,苟亚峰,谭乐和. 2014

[9]广西仓储烟叶霉变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黄思良,朱桂宁,李有志,黄福新,周兴华. 2008

[10]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 杜蕙,漆永红,吕和平,陈书龙,陈明. 2013

[11]不同高粱品种萌发期抗旱性筛选与鉴定. 吴奇,周宇飞,高悦,张姣,陈冰嬬,许文娟,黄瑞冬. 2016

[12]中国南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RAPD标记分析. 褚盼盼,向长萍,张称心,刘成平. 2007

[13]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4]应用星座图聚类分析分类豌豆种质资源. 贺晨邦,冯钦华,严清彪,李玉忠. 2005

[15]春谷数量性状遗传差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赵术伟. 2001

[16]浙南忍冬属药材rbcL基因序列分析. 李小侠,陶正明,吴志刚,林新春,范传颍. 2012

[17]利用RAPD技术进行枣树的品种鉴定. 智福军,贾彦丽,梁海永,吕瑞江,褚凤杰. 2009

[18]35份皮燕麦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和SRAP分析. 白晓雷,刘艳春,生国利,杨学文,王欣欣,唐超,路耿新. 2015

[19]早熟棉创新种质资源主要性状聚类及相关分析. 徐敏,胡玉枢,李憬霖,金路路,王子胜. 2017

[20]大麦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王晋,王世红,赖勇,孟亚雄,李葆春,马小乐,尚勋武,王化俊.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