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花蝽属昆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泽章

作者: 胡泽章;孙猛;吕兵;段敏;翟一凡;陈浩;郑礼;于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花蝽属;DNA条形码技术;COI基因;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树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487-4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13种小花蝽属Orius Wolff昆虫进行了鉴定,进行了59条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及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的分析,采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小花蝽属昆虫COI基因序列碱基组成与典型的昆虫线粒体DNA一致,A+T平均含量(66.4%)明显高于G+C含量,密码子的第3位A+T含量高达90.7%,碱基替换多为同义替换;13种小花蝽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8,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28,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没有重叠区域。3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聚类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除微小花蝽Orius minutus(Linnaeus)可能存在隐存种现象外,其他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单独聚为一支。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小花蝽属昆虫进行物种快速分子鉴定具有可行性。

分类号: S476.2

  • 相关文献

[1]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恩施州鹤峰县茶叶上的蓟马. 李晓宇,江爱兵,曹春霞,华登科,杨丹,黄大野. 2020

[2]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茶黑刺粉虱的鉴定与分析. 张莉,李帅,张金峰,王威锐,孟泽洪. 2022

[3]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河南省夏季重要实蝇害虫分子鉴定. 赵岩,韩世平,丁华锋,毛红彦,王震,刘建平,张金勇,李志红. 2019

[4]DNA条形码技术对重大潜在入侵害虫大洋臀纹粉蚧的鉴定有效性研究. 周培,田虎,万方浩,张桂芬. 2016

[5]感染黄牛和牦牛的皮蝇分子分类学研究. 关贵全,罗建勋,马米玲,刘志杰,高金亮,党志胜,刘爱红,杨东英,王艳华,孙红武,李文卉,任巧云,ChantalBoulard,殷宏. 2004

[6]南极鱼亚目鱼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 姜郦轩,张吉昌,樊钢洲,李昂,柳淑芳,庄志猛. 2021

[7]DNA条形码在鲱形目鱼类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中的应用. 李献儒,柳淑芳,李达,杜腾飞,庄志猛. 2015

[8]基于COI基因5'端与3'端序列田间常见粉虱的分子鉴定. 田虎,张金良,张桂芬,陈苗苗,万方浩. 2014

[9]DNA条形码技术在田间常见蓟马种类识别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爱兵,闵亮,张桂芬. 2012

[10]栽培种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nrDNA ITS序列分析. 俞立璇,刘美艳,曹清河,余益成,谢逸萍,罗永海,韩永华,李宗芸. 2014

[1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3种草蛉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胡红岩,张职显,卢珍华,任相亮,马小艳,马亚杰,宋贤鹏,马艳. 2021

[12]胡枝子属种质材料的种子蛋白图谱研究. 王照兰,杜建材,史万光,胡卉芳,武玉山. 2013

[13]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英,陈小玲. 2015

[14]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体的摄食习性研究. 龚玉艳,孔啸兰,杨玉滔,詹凤娉,张鹏,江艳娥,陈作志. 2018

[15]广西崇左发现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日本追寄蝇. 高祖鹏,唐照磊,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 2021

[16]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鱼卵鉴定. 唐富江,王继隆,那荣滨,刘伟,鲁翠云. 2020

[17]DNA条形码技术在农林入侵害虫鉴定与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桂芬. 2016

[18]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4种细菌病害. 魏琪,闵凡祥,张抒,高云飞,董学志,王文重,杨帅. 2016

[19]COI序列应用于羊肉掺伪非定向筛查技术的研究. 王维婷,柳尧波,杜鹏飞,胡鹏,汝医,曹洪防,王守经. 2019

[20]DNA条形码技术在农林入侵害虫鉴定与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桂芬.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