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八号卫星飞行环境中不同因素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会君

作者: 郭会君;靳文奎;赵林姝;赵世荣;赵洪兵;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空间飞行;宇宙射线;微重力;生物损伤;诱变效应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5 期

页码: 764-7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1×g离心机、铅屏蔽室和卫星舱内同时搭载处理的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别分析同一飞行环境下空间辐射、空间微重力和空间综合环境作用对小麦的损伤特点,比较研究其对小麦品种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空间综合因素处理抑制了小麦轮选987和新麦18当代(SP1代)的苗期生长,而对周麦18没有显著影响,空间辐射单因素处理只对轮选987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空间微重力对3个品种的抑制作用都不显著;成熟后3种处理对各农艺性状的影响都不存在显著差异。3个小麦品种SP2代均出现株高、穗长、千粒重等多种表型性状突变;轮选987和新麦18都表现空间综合环境因素诱发的突变频率高于其他2个单一因素,而空间微重力的突变效应最小。在新麦18空间综合因素处理的群体中,还发现了叶片条纹状白化突变体(0.48%)并可以遗传到后代。上述结果证实,在空间条件下宇宙射线和微重力的共同作用具有累加的效应,宇宙射线是产生变异的主要因素,空间微重力的单独作用也可以导致变异的产生。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有机理研究Ⅰ.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施巾帼,巩令华. 2002

[2]激光对小麦的诱变效果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许梅芬. 1991

[3]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I.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施巾帼,孙国庆,李桂英,胡萍,唐掌雄,巩令华,王建勇. 2002

[4]~(60)Coγ射线与EMS复合处理小麦的诱变效应. 梁劬,王琳清. 1987

[5]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0

[6]N_2激光和氮离子注入对小麦一些性状的影响. 张利华. 1999

[7]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Ⅱ.质子处理对小麦种胚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施巾帼,孙国庆,胡萍,肖京城,李桂英,唐掌雄. 2003

[8]小麦离子注入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施巾帼,蔡永平,王琳清,胡小元,洪吉松,范庆霞. 1994

[9]重离子辐照冬小麦诱变效应的研究. 唐掌雄,刘志芳,施巾帼,孙国庆,卫增泉,李文建,颉红梅. 2005

[10]辐射对麦类作物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李秀贞,吕善勇,潘波. 1994

[11]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Ⅰ.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施巾帼,孙国庆,李桂英,胡萍,唐掌雄,巩令华,王建勇. 2002

[12]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Ⅰ.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施巾帼,孙国庆,李桂英,胡萍,唐掌雄,巩令华,王建勇. 2002

[13]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刘丽,唐凤兰,张月学,韩微波,刘杰淋,蒿若超,徐香玲,李集临. 2007

[14]空间飞行对五角枫植株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李允菲,杨帆,任云辉,赵心音,郭倍倍,孙宇涵,李云,王仁涛,张媛,谷雯雪,路超. 2012

[15]空间飞行和~(60)Co-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种子的细胞学效应研究. 张月学,刘丽,唐凤兰,韩微波,刘杰淋,蒿若超,徐香玲,李集临. 2007

[16]卫星搭载后紫花苜蓿DNA甲基化变化分析. 郭慧琴,任卫波,解继红,张文静,赵海霞. 2013

[17]不同诱变处理对苦荬菜M1代农艺性状和品质影响的初报. 唐凤兰,刘丽,陈积山,张月学,韩微波,刘杰淋,刘风岐. 2010

[18]植物细胞电融合技术在空间实验中的应用. 黄静,赵琦,赵玉锦,孙艳,张世煌,庄逢源. 2007

[19]太空微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郭东林,蒿若超,唐凤兰,张月学. 2011

[20]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陈敏,杨有泉,邓素芳.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