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不同熟性水稻适宜种植区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立江

作者: 梁立江;武永峰;刘聪;邵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熟性;活动积温;障碍型冷害;东北地区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05 期

页码: 308-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东北地区167个气象站1986-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和28个物候观测站1991-2008年的逐年水稻生育期数据,参照水稻障碍型冷害国家标准,分三个时间段(1986-1995年、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划分东北地区不同熟性水稻适宜种植区,利用冷害发生频率和站次比分析东北地区近30a(1986-2015年)不同熟性水稻适宜种植区障碍型冷害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东北地区不适宜种植区域面积逐渐减小,不同熟性适宜种植区呈现北移东扩的趋势,其中以晚熟区扩大范围最为明显.不同熟性水稻适宜种植区障碍型冷害具有波动发生的特点,不同熟性区年平均冷害站次比大小表现为早熟区>晚熟区>中熟区;2006-2015年为早熟区冷害多发时段,1986-1995年为中熟区冷害多发时段,1996-2005年为晚熟区冷害多发时段;在早熟区冷害多发时段内,重度冷害的发生频率减少;2006年以后中熟区和晚熟区冷害总发生频率减小,但部分区域的不同等级冷害发生频率提高.可见,东北地区障碍型冷害发生仍具有不确定性,即使在整体冷害频率下降的情况下,个别区域在某些年份仍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冷害.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水稻冷害Ⅵ寒地水稻障碍型冷害鉴定过程的启发. 王连敏,王立志,王春艳,李锐,李忠杰,陆欣媛,李禹尧,姜丽霞. 2010

[2]基于模型的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安全齐穗期推算. 徐莎莎,杨沈斌,石春林,陈德,于庚康,高苹. 2017

[3]黑龙江省水稻空壳率与孕穗期低温的关系. 姜丽霞,季生太,李帅,王连敏,韩俊杰,王晾晾,朱海霞,纪仰慧. 2010

[4]黑龙江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对不同时段低温冷害的适应性研究. 张巍巍,柴永山,孙玉友,魏才强,李洪亮,解忠,刘丹,程杜鹃. 2016

[5]黑龙江省水稻冷害 Ⅱ品种间耐障碍型冷害的差异. 王春艳,曾宪国,王连敏,王立志,姜丽霞,李忠杰,李锐. 2009

[6]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生育进程对温度的响应. 马瑞,黄成亮,刘猷红,孟英,董文军,付久才,刘伟,王庆胜. 2020

[7]东北地区水稻区试新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英华,侯昱铭,李宏宇,李茂柏,袁媛,徐正进. 2009

[8]东北稻区肥料施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董立强,李睿,商文奇,王铮,李跃东. 2017

[9]控释氮肥侧条施用对东北地区水稻产量和氮肥损失的影响. 刘汝亮,王芳,王开军,张爱平,李友宏,洪瑜,杨正礼. 2018

[10]苗床施用氨基酸水溶肥对水稻返青及产量的影响. 张茂明. 2023

[11]我国东北地区稻米垩白发生规律研究. 矫江,王伯伦. 2003

[12]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水稻的时空分布特征. 陈浩,李正国,唐鹏钦,胡亚南,谭杰扬,刘珍环,游良志,杨鹏. 2016

[13]东北地区水稻产量品质及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褚国江,李宏宇,王翠,马文东,王立楠,黄晓群,赵海新. 2009

[14]利用作物空间分配模型模拟近30年东北地区水稻分布变化. 唐鹏钦,陈仲新,杨鹏,李正国,刘珍环,姚艳敏. 2012

[15]不同类型肥料对东北地区稻田氮磷损失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汝亮,王芳,王开军,张爱平,胡朝胜,李友宏,洪瑜,杨正礼. 2018

[16]东北地区稻米碾磨品质区域变化规律研究. 矫江,王伯伦,寇洪萍. 2003

[17]利用交叉信息熵模拟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唐鹏钦,杨鹏,陈仲新,李正国,游良志,刘珍环,吴文斌,姚艳敏. 2013

[18]籼型杂交水稻低温障碍型耐冷性研究. 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周介雄,李其义,王朝刚. 2007

[19]黑龙江水稻冷害Ⅴ冷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姜丽霞,李帅,闫平,纪仰慧,王铭,宫丽娟,王秋京,朱海霞,王连敏. 2009

[20]白灵菇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陶曙光,邓春海,冀宝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