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T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体DNA的SSR分析及RuBP羧化酶活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凯
作者: 袁凯;张婷;史晓芳;行翠萍;李楠楠;高庆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cpSSR;叶绿体;cpDNA;RuBP羧化酶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472-4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与叶绿体DNA(cpDNA)的关系,揭示CMS机理。以2套K、V、T型同核异质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太911289’和‘冀5418’、育性恢复的F_1和各自的质供体粘果山羊草(Aegilops kotschyi)、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i)为试验材料,利用cpSSR引物对小麦cpDNA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代表不同胞质不育系的引物,探讨CMS与叶绿体的关系;同时测定由叶绿体DNA与核DNA共同编码的RuBP羧化酶的活性,为小麦K、V、T雄性不育类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K型、V型、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的cpDNA之间均呈现多态性,且不同的细胞质之间存在特异片段,这从DNA水平上提供了3类不育系胞质来源不同的证据,并分别找到5对和7对可以鉴定V型和T型不育系的特异引物。(2)除K型‘冀5418’与其胞质供体的cpDNA出现差异外,不育系与其胞质供体的cpDNA没有差异,而且不育系与其育性恢复的F_1代cpSSR扩增片段之间也没有差异,很好地遗传了其母本性状。(3)在起身期和开花期,不仅2套不育系的RuBP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保持系,且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_1中,随着育性的恢复其RuBP羧化酶活性高于保持系而低于各自不育系;而在拔节期的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不育系之间、以及F_1代与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RuBP酶活性大小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拔节期主要是营养生长有关系。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枳属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近缘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SR和cpSSR分析. 龚桂芝,洪棋斌,彭祝春,江东,向素琼. 2008
[2]应用cpSSR和EST-SSR标记进行柑橘特异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研究. 王福生,江东. 2010
[3]基于nSSR和cpDNA序列的城步峒茶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结构研究. 刘振,成杨,杨培迪,赵洋,宁静,杨阳. 2020
[4]江华苦茶的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刘振,赵洋,杨培迪,罗军武,杨阳. 2019
[5]基于cpDNA变异对中国梨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詹俊宇,曹玉芬,齐丹,田路明,董星光,张莹,霍宏亮,徐家玉,刘超,张思梦,王超. 2020
[6]茶组植物种间关系的cpDNA、rDNA ITS和mtDNA序列分析. 赵洋,杨培迪,成杨,刘本英,李游勇,杨阳. 2018
[7]基于叶绿体rbcL和trnH-psbA序列的湖南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 成杨,赵洋,杨培迪,杨阳. 2018
[8]棉花新材料A111基于cpDNA的种性初步鉴定. 冯坤,刘方,蔡小彦,黎绍惠,周忠丽,张先亮,华金平,王坤波. 2013
[9]江华苦茶不同单株间亲缘关系的cpDNA序列分析. 刘振,杨阳,罗军武. 2017
[10]小麦叶片RuBP羧化酶活性对湿害逆境的响应能力及亲本效应分析. 曹旸,蔡士宾,朱伟,方先文,严建民. 1997
[11]弱光胁迫对花生功能叶片RuBP羧化酶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吴正锋,孙学武,王才斌,郑亚萍,万书波,刘俊华,郑永美,吴菊香,冯昊. 2014
[12]茶树阶段性返白现象的研究———RuBP羧化酶与蛋白酶的变化. 李素芳,陈明,虞富莲,成浩. 1999
[13]不同品种辣椒幼苗光合特性及弱光耐受性的差异. 眭晓蕾,张宝玺,张振贤,毛胜利,王立浩. 2005
[14]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春玉米灌浆期光合性能的影响. 陈传晓,董志强,高娇,徐田军,焦浏,卢霖,张凤路. 2013
[15]低温弱光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王永健,张海英,张峰,许勇,曹婉虹,康国斌. 2001
[16]甘蓝型油菜黄化(苗)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及超微结构. 董遵,刘敬阳,马红梅,许才康,孙华,张建栋. 2000
[17]干旱逆境下小麦幼苗细胞叶绿体与钙离子的关系. 王凤茹,张红,商振清,李广敏. 2001
[18]低温胁迫对不同抗寒性甘蔗品种幼苗叶绿体生理代谢的影响. 杨丽涛,谢晓娜,刘光玲,李杨瑞. 2012
[19]双穗层杂种小麦群体中两种基因型植株光合特性的差异. 聂毓琦,赵寅槐,邹明烈,芮仁廉,王苏,程光宇,刘静如. 1990
[20]不同光温条件下紫背浮萍叶肉细胞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蔡树美,单玉华,钱晓晴.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优化沙棘叶总黄酮的亚临界水提取工艺
作者:敖羽;张健;韩蓉;马燕;周辉;吕雅婷;张婷
关键词:沙棘叶;总黄酮;亚临界水提取;响应面法;工艺优化
-
基于GC-IMS技术分析新疆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作者:孟新涛;许铭强;张婷;古丽米热·祖努纳;牛逍瞳;郭金宝;刘国庆;马燕
关键词: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
-
盐胁迫对冀谷37和38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周宏;赵玲;王根平;张皓珊;张婷;姚占军
关键词:盐胁迫;耐盐性;冀谷37;冀谷38;谷子幼苗;品种选育
-
LlMYC2在卷丹微鳞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桑倩姿;陈妍竹;潘文强;张铭芳;杨凤萍;张婷;刘仲旭;杜运鹏;曹丽
关键词:LlMYC2;卷丹;微鳞茎;膨大;表达分析
-
鹿源藿香假丝酵母菌DZ018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益生特性研究
作者:黄姚;么乃全;袁伟涛;毛爱鹏;张婷;徐超
关键词:藿香假丝酵母菌;梅花鹿;分离鉴定;益生特性
-
不同储藏温度下鲜羊肉品质及风味的变化
作者:古丽米热·祖努纳;孟新涛;叶朵朵;付慧鑫;乔雪;乔雅洁;张婷
关键词:鲜羊肉;不同储藏条件;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品质;挥发性化合物
-
基于农艺性状的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张婷;王雪艳;郭勤卫;李朝森;刘慧琴;项小敏;韦静;赵东风;万红建
关键词:辣椒;种质;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