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种类和温度对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及早期稚蚌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学艳

作者: 马学艳;闻海波;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温度;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稚蚌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72-77

摘要: 为完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技术和理论,采用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血清、温度对钩介幼虫的变态发育影响,并对早期稚蚌的成活和生长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鳙鱼血浆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极显著高于马血清、牛血清组(P<0.01);18℃培养的钩介幼虫变态率均显著高于30、24℃(P<0.05);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生物学零度为9.34℃,有效积温为102.84℃·d;早期稚蚌养殖一个月后,鳙鱼血浆培养的稚蚌成活率最高(P<0.05),鳙鱼血浆组稚蚌壳长显著高于牛血清组、马血清组组(P<0.05);稚蚌在3个养殖温度下,温度越低,成活率越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以鳙鱼血浆为营养源、18℃条件下培养的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率最高,稚蚌养殖成活率高。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观察及早期稚蚌的生长. 马学艳,徐云涛,闻海波,金武,徐跑,华丹,顾若波. 2017

[2]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体外培养及变态稚贝的形态变化. 闻海波,顾若波,华丹,邱丽华,徐钢春,徐跑. 2011

[3]褶纹冠蚌滤水效果的实验研究. 薛玲玲,唐富江,曹顶臣,刘海金. 2004

[4]孕育对褶纹冠蚌滤食率的影响及鳃微结构变化. 闻海波,许洪洪,曹哲明,顾若波,徐钢春,华丹,徐跑. 2011

[5]溶解性有机碳影响铜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的急性毒性研究. 刘洪波,陈修报,苏彦平,姜涛,杨健. 2017

[6]背角无齿蚌稚蚌的生长和发育研究. 郑浩然,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1

[7]斜纹夜蛾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在蜕皮激素受体互作蛋白筛选中的应用. 范琳芳,何文婧,苏智仁,朱家明,罗威,张纯,黄立华. 2016

[8]异色瓢虫胁迫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压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闫硕,熊晓菲,褚艳娜,李贞,巫鹏翔,杨清坡,崔维娜,徐金涛,徐丽霞,张青文,刘小侠. 2017

[9]蓝身大斑石斑鱼冷冻精子(♂)与棕点石斑鱼(♀)杂交后代发育及生长特征分析. 田永胜,唐江,马文辉,成美玲,李振通,吴玉萍,张晶晶,王林娜,庞尊方,王晓梅,翟介明. 2019

[10]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变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刘成磊,孙芳芳,翟介明. 2019

[11]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李子奇,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振通,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田永胜. 2020

[12]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变态发育的影响. 乔光德,马春艳,张凤英,王伟,赵明,谌微,傅愔,刘志强,马凌波. 2024

[13]合浦珠母贝章鱼胺受体(O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德清,李海梅,黄桂菊,张博,范嗣刚. 2017

[14]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 2020

[15]聚β-羟基丁酸酯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亲虾的繁殖性能和幼体发育的影响. 张恒恒,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曹宝祥,曹家旺,张莹雪. 2017

[16]三种寄生鱼对圆背角无齿蚌寄生效果的研究. 华丹,徐钢春,闻海波,王玉芳. 2005

[17]椭圆背角无齿蚌发育关键阶段形态结构以及寄生有效积温的研究. 陈修报,杨健,闻海波,刘洪波,赵颖,苏彦平. 2010

[18]紫黑翼蚌钩介幼虫在不同规格寄主鱼寄生效果及对寄主鱼营养指标的影响. 马学艳,梁建超,金武,吕国华,顾若波,徐跑,华丹,闻海波. 2023

[19]背角无齿蚌在4种鱼上的寄生效果及早期稚贝的生长. 徐良,马学艳,闻海波,邹军,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2016

[20]两水系三角帆蚌亲本及杂交、自交组钩介幼虫形态性状比较. 闻海波,顾若波,华丹,徐钢春,徐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