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辣椒花药培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静一

作者: 静一;黄启中;罗安才;雷开荣;黄任中;吕中华;郑勇;林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22 期

页码: 144-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满足重庆辣椒高效育种与良种创新的需要,以2个加工型辣椒材料578和186及一个甜椒品种‘海丰28’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研究。研究了预处理与预培养的时间与温度,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活性炭、硝酸银、碳源等主要因子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预培养35℃7天时辣椒578、186、甜椒‘海丰28’的植株诱导率分别为4.86%、2.50%、0.56%,是对3种材料都适合的预培养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对2个基因型特异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并且通过比较得到一个对2个基因型都较适合的培养基配方。对花药培养再生的植株进行倍性鉴定,证明3个基因型均得到了具有12条染色体的单倍体植株。以饱和对二氯苯与0.2%秋水仙素浸泡生长点24h进行加倍,成功获得了双单倍体植株。

分类号: S573.9

  • 相关文献

[1]番茄温敏核不育系花粉发育及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 邓发启,岑秀芬,王先裕,张例,贺贵柏,黄朝科,韦德斌. 2010

[2]不同激素组合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愈伤组织诱导效应. 张例,王茂昌,岑秀芬,王先裕,贺贵柏,韦德斌. 2011

[3]不同激素组合对番茄温敏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应. 张例,王茂昌,岑秀芬,王先裕,贺贵柏,韦德斌. 2011

[4]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对小麦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韩晓峰,陶丽莉,殷桂香,刘晓蕾,杜丽璞,魏亦勤,晏月明,叶兴国. 2010

[5]柱花草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单国燕,郑金龙,高建明,陈河龙,张世清,易克贤. 2014

[6]甘露醇预处理对枣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武晓红,刘孟军,赵习平. 2015

[7]前期处理对西瓜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朱迎春,孙德玺,邓云,安国林,李卫华,刘君璞. 2012

[8]菊花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与再生植株鉴定. 王甜甜,葛红,梁国鲁,杨树华,杨爽,葛维亚. 2008

[9]红麻(HibiscuscannabinusL.)花粉植株诱导的研究. 李树川,陈祥云. 1985

[10]激素PAA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王子霞,戚家华,郝峥嵘,海热古力·阿不力孜. 1993

[11]癸培养基的研制及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海燕,和现昌,黄冰艳,王金兰. 1997

[12]棉属栽培种及其野生种花药愈伤组织诱导与器官分化. 李秀兰,李付广,王武,李凤莲. 1993

[13]花生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袁美,任艳,李双铃,禹山林. 2004

[14]麦芽糖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孙宗修,斯华敏,程式华,湛小燕. 1993

[15]激素和低温预处理对胡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颉瑞霞,张建平,党占海,杨崇庆,王斌. 2009

[16]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付文婷,何建文,杨红,邢丹,张爱民,苏丹,韩世玉. 2015

[17]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刘广霞,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姚秋菊. 2009

[18]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的培养效果. 付文婷,廖芳芳,何建文,邢丹,苏丹,黄冬福,詹永发. 2015

[19]不同培养基及采花期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付文婷,韩世玉,邢丹,廖芳芳,苏丹,张爱民,蓬桂华,何建文. 2014

[20]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李立恒,谢达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