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3个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品种类原球茎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音

作者: 周音;张建军;殷丽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类原球茎;不定芽;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15-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对3个大花蕙兰品种‘金色年华'、‘绿洲'和‘华尔兹'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PLB)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PGR在一定浓度下能促进类原球茎的产生,MS培养基上PLB诱导的最适PGR配比为BA 4 mg/L+NAA 0.5 mg/L+KT 0.5 mg/L+TDZ 0.2 mg/L,增殖系数分别为11.12、9.65和7.54,与对照(BA 4 mg/L+NAA 0.5 mg/L)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选取PLB诱导率最低的品种‘华尔兹'建立诱导不定芽的离体再生途径,筛选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PGR配比为BA 2 mg/L+NAA 0.2 mg/L+PIC(毒莠定,Picloram)1 mg/L,平均增殖系数为5.08。于MS培养基中添加NAA 0.2 mg/L+HMI(恶霉灵,Hymexazol)2 mg/L,4 d时的生根率高达85%。试验表明:大花蕙兰通过类原球茎和不定芽的诱导均能实现产业化繁殖种苗的目的,前者增殖速度快,后者则再生植株生长势强、驯化移栽易于成活。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大花蕙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体系的建立. 孙崇波,刘玫,谢鸣,蒋桂华,施季森,郭方其. 2008

[2]浙江金线莲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陈常理,骆霞虹,唐楠楠,余杨,安霞,李文略,朱关林,李珊,程舟,金关荣. 2019

[3]蝴蝶兰花梗节间段培养繁殖的初步研究. 鲁雪华,郭文杰,徐立晖,林新华. 2002

[4]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朱根发,蒋明殿. 2004

[5]大花蕙兰组培快繁与生根培养的研究. 韩学颖,徐艇,周际,李晓晨. 2007

[6]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程麦风. 2005

[7]外源激素对大花蕙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尤海波,司亮. 2008

[8]复合抗氧化剂对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ium)组织培养的影响. 周音,张建军,殷丽青. 2013

[9]'唐半夏'无菌繁殖体系建立. 陈桂芝,腊贵晓,郭军旗,苏秀红,董诚明,陈随清. 2024

[10]小白菜子叶诱导不定芽再生植株. 张智奇,周音,张玉华,钟维瑾,张建军,殷丽青. 1998

[11]非洲菊幼花托离体培养研究. 王春彦,高年春,张效平,曹荣祥,邵和平,张宁宁. 2003

[12]大花六道木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研究. 李水根,关媛,李记开,刘秀云,李秀芬,朱建军. 2018

[13]油用向日葵亲本‘早矮大头’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程泉,雷中华,黄启秀,曾幼玲. 2020

[14]松果菊离体培养的比较试验. 赵福成,杨跃生,王桂跃. 2009

[15]马哈利樱桃叶片再生的研究. 黄文江,刘庆忠,赵红军,孙清荣,马锋旺. 2002

[16]葡萄器官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金万梅,董静,闫爱玲,王忆,陈梅香,韩振海. 2008

[17]福建山樱花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规模化繁殖试验. 吕月良,陈璋,施季森,黄宇翔,刘金燕,谢建丽. 2006

[18]尖蜜拉的快繁技术. 张翠玲,文慧婷. 2007

[19]江南越桔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杨春梅,吴丽芳,汪国鲜,屈云慧,单芹丽,曹桦,阮继伟,李金泽,蒋海玉. 2015

[20]烟叶唇柱苣苔不定芽的诱导因子. 潘梅,戚华莎,黄赛,王景飞,吕德任,符瑞侃.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