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鲤、黄河鲤杂交后代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及其与体质量的关联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胜彦

作者: 苏胜彦;董在杰;曲疆奇;梁政远;张建桥;刘伟;马良骁;袁新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鲤;微卫星;多态性;体质量;双列杂交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5 期

页码: 1032-10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微卫星标记多样性与鲤杂交F1体质量的关联性,本研究以2个品种鲤(Cyprinus carpio)(建鲤、黄河鲤)双列杂交F1的4个群体为实验材料,应用2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检测不同基因型间体质量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08~6.0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6.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2~0.77,平均期望观测杂合度为0.47~0.55,平均PIC为0.42~0.49。4个鲤群体中,黄河鲤纯繁群体(Hh)和黄建杂交群体(Hj)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0.979 5)。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显示,黄河鲤纯繁群体(Hh)和黄建杂交群体(Hj)亲缘关系最近。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微卫星座位与体质量的关联性发现,HLJ13位点在纯繁组合不同基因型之间都检测到了显著性差异,Koi42位点只在建鲤纯繁组合内检测到基因型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只有Koi42AA型检测到的体质量值在杂交组合Hj和Jh中显著高于亲本建鲤和黄河鲤自繁组合。以上结果提示Koi42位点可能与杂种优势相关,这为下一步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鲤的微卫星标记与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吻长的相关分析. 杨晶,张晓峰,储志远,孙效文. 2010

[2]利用SSR、EST-SSR、SNP标记对鲤食物转化率、体厚、体质量3种性状的分析. 王宣朋,张晓峰,李文升,张天奇,孙效文. 2011

[3]五种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及形态差异分析. 姜晓娜,李池陶,葛彦龙,胡雪松,石连玉,贾智英. 2021

[4]三种鲤表型性状与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姜晓娜,任婉莹,李池陶,葛彦龙,胡雪松,程磊,彭宏宇,石连玉,贾智英. 2022

[5]鲤改良品系与体质量、体长性状相关的TRAP标记筛选. 董在杰,曲疆奇,袁新华,苏胜彦,谢庄. 2011

[6]利用164个微卫星标记分析镜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经济性状. 徐浩,鲁翠云,孙效文. 2013

[7]鲤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王宣朋,孙效文,李文升,张天奇,李超. 2011

[8]长江野鲤(Cyprinus carpio)及两种养殖鲤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 吴明林,侯冠军,李海洋,蒋阳阳,季索菲,高远,张智勇. 2020

[9]6个野生与选育鲤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分析. 董在杰,刘念,傅建军,朱文彬,王兰梅,苏胜彦. 2018

[10]微卫星标记分析3个耐寒鲤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桑滨,鲁翠云,李超,孙效文,李丹彤. 2017

[11]鲤易捕性状选育群体不同世代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12]3个鲤群体的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刘伟,苏胜彦,董在杰,张建桥,马良骁,李灵玲,曲疆奇,袁新华. 2012

[13]磁珠富集法与小片段克隆法筛选鲤微卫星的比较研究. 孙效文,贾智英,魏东旺,鲁翠云,梁利群. 2005

[14]微卫星标记对4种鲤鱼种质鉴定技术的研究. 史君洁,石连玉,李池陶,胡雪松,葛彦龙,贾智英. 2018

[15]草原红牛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李向阳,张嘉保,赵玉民,胡成华. 2004

[16]丹参基因组SSR的开发及其多态性分析. . 2019

[17]应用微卫星DNA标记对BWEL-SPF鸡种群遗传学分析. 肖兵兵,韩凌霞,于海波,司昌德,徐佳,曲连东,韩建林. 2008

[18]红鳍东方鲀微卫星DNA多态性初步分析. 郝君,孙效文,孟雪松. 2006

[19]欧洲榛微卫星对我国榛属种质资源的分析. 程丽莉,黄武刚,周志军,刘建立,王艳梅,苏淑钗,翟明普. 2009

[20]SSR和STS标记在花生栽培品种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张建成,王传堂,杨新道.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