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段小莉
作者: 何康来;王振营;王新颖;李庆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病原微生物;寄生性天敌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823-8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我国主要玉米产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越冬代幼虫天敌和病原菌的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2年秋季采集14个省,20个点共计14984头玉米螟越冬幼虫,在室内(26±1)℃,RH(70%±10%),光周期16L:8D的环境中饲养。明确了主要病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及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和大螟钝唇姬蜂Eriborus terebranus在各地的寄生率。各地越冬幼虫平均感染苏云金芽孢杆菌死亡率为36.2%,感染白僵菌死亡率为14.4%。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白僵菌的感染率在东北春玉米区年度间有波动,而在夏玉米及其它玉米产区,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白僵菌。腰带长体茧蜂和玉米螟厉寄蝇在各地普遍分布,为优势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致死率分别为7.0%和5.1%。大螟钝唇姬蜂仅在北方春玉米区的海伦、沈阳、应县和夏玉米区的保定等少数地区发生,且寄生率<1.0%。与天敌昆虫寄生死亡率相比,感染病原菌的死亡率显著较高,但年度间波动较大。由此可知,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白僵菌是玉米主产区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的主要致死因子,且具有波动性;腰带长体茧蜂和玉米螟厉寄蝇是相对稳定的致死因子,大螟钝唇姬蜂具有区域特异性。
分类号: S476.3
- 相关文献
[1]我国玉米主产区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天敌调查. 王振营,文丽萍,白树雄,刘科宏,周大荣. 2002
[2]山东省亚洲玉米螟越冬特性及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预测. 李静雯,张安盛,张思聪,李丽莉,于毅,门兴元,周仙红,庄乾营,翟一凡. 2015
[3]山东省玉米越冬害虫种类及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寄生性天敌调查. 李丽莉,于毅,张安盛,张思聪,门兴元,张建军. 2009
[4]草地螟发生动态及其危害监测. 云晓鹏,白全江,刘茂荣,赵存虎,白树林,哈森,郝永强,张庆萍. 2010
[5]二化螟越冬幼虫在稻株内的分布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黄水金,刘剑青,秦文婧,张华满,陈琼. 2010
[6]寄生于玉米螟的微孢子虫. . 1965
[7]黔中稻区二化螟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寄生率. 戴长庚,何佳春,李鸿波,胡阳. 2016
[8]2009年1代草地螟将为我国发生最重的世代. 姜玉英,黄绍哲,杨宝胜. 2009
[9]光周期和温度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及病菌感染的影响. 赵楠,郭婷婷,于毅,张思聪,门兴元,孙廷林,许永玉,李丽莉. 2015
[10]果园梨小食心虫越冬幼虫与成虫发生的关系. 李丽莉,郭婷婷,赵楠,门兴元,庄乾营,周仙红,许永玉,于毅. 2014
[11]桑天牛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 苏振国,刘永辉,刘建波,朱红涛. 2016
[12]桃小食心虫在大枣产区越冬及发生期观察. 张凤舞,李桂良,孙淑梅. 1983
[13]桃蛀螟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测定. 王振营,何康来,刘勇. 2009
[14]梨树设施栽培(下). 姜淑苓,贾敬贤,马力. 2003
[15]茴香薄翅野螟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与相关生化指标分析. 来有鹏,张登峰,侯太平,刘同先. 2014
[16]李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石绍河. 1989
[17]双季稻白背飞虱的被寄生率暨存活率分析. 祝增荣,陈建明,程家安,黄次伟,华丘林. 2004
[18]成都水稻二化螟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 佘刚,何荣蓉. 1988
[19]茶园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保护利用研究进展. 李慧玲,张辉,王定锋,李良德,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 2020
[20]氮肥对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的影响及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例证. 吕仲贤,俞晓平,Heong KL,胡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莱氏绿僵菌Mr006鉴定及对草地贪夜蛾致病力
作者:胡飞;徐婷婷;彭辉;胡本进;苏贤岩;毕思佳;吴振晨;朱克旭;徐丽娜;王振营
关键词:莱氏绿僵菌;鉴定;草地贪夜蛾;致病力;防治效果
-
PDMS系列助剂对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增效作用
作者:胡飞;徐丽娜;胡本进;徐婷婷;毕思佳;吴振晨;吴艳;李桂萍;陈永田;王年安;苏贤岩;王振营
关键词:助剂PDMS;10;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毒力测定;润湿性能;草地贪夜蛾
-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作者:何灿;王振营;张永军;张天涛
关键词: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双斑长跗萤叶甲;形态特征
-
2015-2021年亚洲玉米螟对Cry1Ie杀虫蛋白的敏感性监测
作者:王月琴;静大鹏;刘凯强;王振营;何康来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Cry1Ie杀虫蛋白;地理种群;LC50;抗性监测;敏感性
-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作者: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王连霞;兰英;刘悦;刘洋;刘颖;王振营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
气候变化情景下桑螟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预测
作者:杨淞杰;刘刚;封传红;尹勇;万宣伍;张雪艳;李庆
关键词:气候变化;桑螟;MaxEnt;中国适生区分布
-
Cry类和Vip3Aa类Bt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毒力和增效作用
作者:胡小华;王振营;何康来;解海翠;王月琴
关键词:Bt;Cry;Vip3Aa;亚洲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