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神经网络在橄榄蛏蚌性别鉴定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武
作者: 金武;马学艳;孙光兴;徐东坡;王林;闻海波;吕国华;徐跑;华丹;顾若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性别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08-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降低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规模化繁育过程中亲本性别鉴定的工作量,通过对壳长(SL)、壳高(SH)、壳宽(SW)、体质量(BW)4个性状221行数据采集并归一化处理,从原始数据中随机抽取90%的数据(199个样本)用于数据测试,并以此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橄榄蛏蚌进行性别预测。结果显示,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模拟橄榄蛏蚌两种性别的数据,准确度为0.68,SH、SW、BW3个性状与性别的关系较弱,仅SL和性别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影响关系。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人工神经网络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 2009
[2]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可见近红外高光谱反演. 薛利红,周鼎浩,李颖,杨林章. 2014
[3]用神经网络和高光谱植被指数估算小麦生物量. 王大成,王纪华,靳宁,王芊,李存军,黄敬峰,王渊,黄芳. 2008
[4]遗传神经网络在稻米垩白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黄星奕,吴守一,方如明,罗玉坤. 2003
[5]作物产量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宰松梅,郭冬冬,温季,罗华梁,董汝瑞. 2010
[6]大亚湾初级生产力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吴风霞,李纯厚,戴明,杜飞雁,林琳,王昊. 2009
[7]不同模型在渔业CPUE标准化中的比较分析. 杨胜龙,张禹,张衡,樊伟. 2015
[8]商丘试区地下水动态的ANN模型研究. 赵辉,高胜国. 2001
[9]基于Faster R-CNN的美国白蛾图像识别模型研究. 薛大暄,张瑞瑞,陈立平,陈梅香,徐刚. 2020
[10]牛行为监测技术及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郭阳,陈桂鹏,丁建,严志雁,梁华. 2020
[11]人工视觉网络在小麦籽粒分类中的应用. 左卫刚,高洋. 2020
[12]青砖茶品质近红外特征光谱筛选及预测模型建立. 王胜鹏,龚自明,郑鹏程,刘盼盼,滕靖,高士伟,桂安辉. 2020
[1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渔船智能评价系统. 张舒,赵新颖,张怡. 2020
[14]神经网络技术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辉,齐学斌,王景雷. 1999
[15]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杨国栋,潘大丰. 2000
[16]密度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产量及块茎空间分布的影响. 王良俊,万年鑫,胡建军,何卫,袁继超. 2017
[17]酵母产细胞壁多糖分批发酵条件优化与发酵动力学. 刘媛媛,王强,刘红芝. 2010
[18]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申慧娟,严昌荣,戴亚平. 2003
[19]BP人工神经网络对酸奶货架期的预测. 易甜,程鹏飞. 2017
[20]物联网关键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探讨. 贾文珅,李孟楠,李雨,孟蕾,卢娜,韩平,潘立刚,王纪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菌藻协同调控水产养殖环境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曾天宇;陈曦;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慧敏;徐跑
关键词:微藻;微生态制剂;菌藻协同;水质;生长性能
-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作者:郑仕夫;徐慧敏;陈曦;裘丽萍;宋超;范立民;李丹丹;孟顺龙;徐跑
关键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现状;趋势
-
长江江豚保护进展与工作展望
作者:徐跑;刘凯;应聪萍;尹登花;蔺丹清;张家路
关键词:
-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作者:金武;马学艳;彭刚;陈琬雯;闻海波
关键词:梨形环棱螺;地理种群;几何形态;地标;半地标
-
棉花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
作者:梁昌毅;谢云;王静;蒋争军;买里亚木姑·依斯拉依;唐永淳;唐新燕;邹亚茹;王林;崔建平;张娜;蒋从军
关键词:棉花;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生猪"保险+期货"模式中的成功案例
作者:张海峰;王林;陈南;张文涛;王祖力
关键词:生猪;生猪期货;生猪市场;保险+期货;对策建议
-
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曾天宇;陈曦;徐慧敏;孟顺龙;金渝钦;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跑
关键词:大口黑鲈;小球藻;枯草芽孢杆菌;水质;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