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甘草和茯苓对施氏鲟热应激状态下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线婷

作者: 线婷;王荻;刘红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氏鲟;黄芪;茯苓;甘草;生化指标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2-16

摘要: 给体质量为0.09~0.10 kg的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分别按照0.3g/kg、0.24g/kg和0.3g/kg体质量的剂量每日口灌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或茯苓Poria cocos水煎剂一次,连续给药21d,对照组鱼口灌蒸馏水。停药24h后每组取15尾施氏鲟放入30℃控温水族箱中热刺激2h,然后与22℃正常水温下饲养的施氏鲟一同尾静脉采血,测定施氏鲟的体质量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等酶的活性及总胆红素、甘油三脂等活性物质的含量,研究单方中草药黄芪、甘草或茯苓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性甘草常温组最高[(133.25±64.36)IU/L],对照高温组最低[(68.25±29.33)IU/L];谷草转氨酶活性对照高温组最高[(1 176.67±245.42)IU/L],黄芪常温组与高温组均显著低于对照高温组(P<0.05)。这三种中药单方可促进施氏鲟的生长,甘草和茯苓在促进施氏鲟机体代谢方面有一定作用,热应激状态下黄芪保护了鱼体肝肾免受损伤。黄芪催化血清中的尿酸含量显著升高,显示出保护鱼体心血管的作用。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甘草、茯苓对施氏鲟热应激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冯淇元,王荻,刘红柏. 2019

[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种鹅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东,夏伦志,周明,汪丽,许月英,胡晓苗,张新,任娅. 2005

[3]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对施氏鲟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淇元,王荻,刘红柏. 2019

[4]不同脂肪源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露姣,施兆鸿,艾春香. 2005

[5]中药方剂对施氏鲟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王荻,李绍戊,卢彤岩,刘红柏. 2012

[6]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研究. 刘振武,郑威,肖亚,夏钊,张利迁,程炼. 2007

[7]茯苓旱田栽培袋装菌种试验研究. 刘振武,方振华,郑威,游平,刘会理,汪美玲,王飞,夏钊,张利迁,肖亚,周瑞,徐勇. 2007

[8]茯苓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屈直,陶刚,朱国胜,朱英,刘永翔,刘作易. 2008

[9]灵芝茯苓提取物组方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严培兰,蒋春强,王荣谈,郭步青,龚胜萍. 2012

[10]民国时期茯苓研究与生产、运销概况评述(上). 贾身茂,王瑞霞. 2017

[11]茯苓多糖抗氧化性研究. 张志旭,胡令. 2012

[12]贵州茯苓优良菌株的筛选. 屈直,刘永翔,朱国胜,诸发会,刘作易. 2009

[13]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蔡丹凤,蔡志欣,陈美元,林衍铨. 2017

[14]茯苓菌种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屈直,刘作易,朱国胜,刘永翔. 2007

[15]ICP-MS法测定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含量. 孙景,张霁,赵艳丽,王元忠. 2016

[16]云南野生与栽培茯苓中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邢博,张霁,李杰庆,王元忠,刘鸿高. 2016

[17]猪苓和茯苓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晶,王华,郭尚. 2015

[18]19个药用茯苓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王波,彭卫红,郑林用. 2011

[19]中短波红外联合气体射流干燥提高茯苓品质. 张卫鹏,肖红伟,高振江,郑志安,巨浩羽,张平,方小明. 2015

[20]茯苓子实体培养研究. 诸发会,刘永翔,朱国胜,屈直,刘作易.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