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设计群体混合模型连锁分析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杰

作者: 杜杰;李红旺;高会晓;崔妍;杨润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LASSO;约束极大似然法;线性混合模型;系谱群体;基因定位

期刊名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ISSN: 1671-9964

年卷期: 2015 年 33 卷 04 期

页码: 65-70+76

摘要: 研究提出了一个同时含有主效基因和微效多基因的混合模型连锁分析方法。首先应用LASSO方法快速估计线性混合模型(LMM)非零的主效位点,并将这些位点效应视为固定效应;而后把基于约束极大似然法(REML)估计得到的微效多基因效应再放入LMM中作为随机效应;从而最终实现QTL遗传参数估计和基因定位连锁分析。针对系谱群体的定位分析,该模型,即LASSO-LMM法,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单独LASSO法的计算速度,而且还具有比单独LMM法更好的遗传参数估计稳健性。为了具体比较这3种定位方法,采用计算机模拟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LASSO法和单独LMM法,LASSO-LMM法在QTL遗传参数估计和统计效力上总体表现出更高的估计精确度和检测效率。

分类号: Q953

  • 相关文献

[1]基于LASSO算法的多QTL定位的模拟研究. 李红旺,杜杰,杨润清. 2014

[2]动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混合模型方法. 韩丹丹,赵敬丽,王丽娟,杨润清. 2017

[3]应用混合线性模型鉴定双单倍体玉米测交组合. 段民孝,范弘伟,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杨国航,张华生,王继东,张雪原. 2010

[4]利用两种统计模型对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常天鹏,夏江威,宝金山,金生云,朱波,徐凌洋,陈燕,张路培,高雪,李俊雅,高会江. 2018

[5]基于Lasso-SVM模型的香辛植物风味预测研究. 张哨华,马斌,蒋鹏飞,冯岭,周婧雯. 2024

[6]水稻小穗分化调控基因fzp(t)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段远霖,李维明,吴为人,潘润森,周元昌,祁建民,林荔辉,陈志伟,毛大梅,张丹凤,刘华清,薛勇彪. 2003

[7]水稻垩白形成的生理和遗传机制. 刘霞,付艳苹,朱晔荣,李艳萍,王勇. 2007

[8]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的初步定位. 朱磊,朱友林,余潮,张集文. 2005

[9]黄瓜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姜永平,张辉明,陈金鑫. 2008

[10]水稻早衰突变体lst的生理分析与基因定位. 孙惠敏,潘刚,潘晓华,程方民,黄福灯,李保同,张春娇,毛节景,赵晨晨. 2014

[11]RAPD分子标记在果蔬菜研究中的应用. 王玢,袁方曜. 2003

[12]国外燕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茅雁,齐秀丽,张凤英. 2001

[13]水稻紫鞘染色体片段代换系Z519的鉴定及PSH1候选基因分析. 周可,李燕,王世明,崔国庆,杨正林,何光华,凌英华,赵芳明. 2017

[14]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ospls3的生理特征和基因定位. 龚盼,黎坤瑜,黄福灯,韦荔全,杨茜,程方民,潘刚. 2016

[15]水稻叶片早衰及盐敏感突变体osles的生理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 毛节景,赵晨晨,黄福灯,潘刚,程方民. 2014

[16]水稻G156S披叶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分析. 金祥,黄宗洪,杨占烈,向关伦,甘雨,潘建慧. 2009

[17]水稻雌性半不育突变体M21的细胞学研究和基因的初步定位. 龙思芳,张大双,彭强,姜雪,雷月,宫彦龙,徐海峰,李佳丽,邓如玉,朱速松. 2017

[18]小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鉴定与初步定位. 张端品,林兴华. 2010

[19]空间诱变水稻品系T2的稻瘟病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定位. 孙大元,陈冠州,张景欣,周丹华,王慧,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6

[20]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的鉴定与分子定位. 马增凤,宋建东,刘驰,李永桃,黄大辉,韦绍丽,张月雄,密克,黄金艳,陈淼,蒙姣荣,李容柏,陈保善.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