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生物滤器净化养鱼循环水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战培荣

作者: 战培荣;刘伟;曹广斌;卢玲;范兆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流化床生物滤器;氨亚硝酸盐;循环水养鱼;鲤;虹鳟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2 期

页码: 89-95

摘要: 为了降低投入和提高单位水体的鱼载量,需要选择高效的水净化方法。流化床生物滤器结合了普通生物滤器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当生物滤器中水向上流动时,滤料会成悬浮态,流化床生物滤器可以减少固定床生物滤器经常发生的阻塞问题,实验结果:1、研究、设计制造出了养鱼生产上应用的流化床生物滤器及其配套设施,提出并优化了设计参数;流化床生物滤器的单元水处理能力为30~50t/h。2、优选了天然多孔、价廉、易得、比重适宜流化稳定的载体,与固定床生物滤器比较,流化床生物滤器的硝化率和过流率为同等条件下固定床生物滤器3倍。3、本系统养鱼可节水85~90%,建设费用和占地面积可减少50%。载鱼量为25±2Kg/m~3时,流化床生物滤器进水氨氮浓度为1.3mg/l,亚硝酸态氮为0.068mg/l。流化床生物滤器出水中,氨氮浓度为0.20mg/l,亚硝酸态氮浓度为0.024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氨氮去除率80~95%,亚硝酸态氮去除率65%以上。

分类号: S959

  • 相关文献

[1]流化床生物滤器去除养鱼循环水中氨和亚硝酸盐的研究. 战培荣,刘伟,曹广斌,卢玲. 2007

[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实践与思考. 钟金香,于培松,吴郁丽,颉晓勇,李纯厚,王秀瑛. 2011

[3]水生动植物生态循环系统及试验. 张明华,丁永良,林俊卿,陈建强. 2007

[4]循环水养鱼系统中氨氮产生量估算模型的研究. 刘晃,顾川川. 2012

[5]基于超声波定位技术的流化床生物滤器研发与性能分析. 张海耿,刘安东,徐金铖,高霞婷,张宇雷. 2023

[6]挂膜方式对流化床生物滤器启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海耿,单建军,顾川川,管崇武,张宇雷,倪琦. 2018

[7]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流化床生物滤器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海耿,宋红桥,顾川川,单建军,张宇雷,倪琦. 2017

[8]流化床生物滤器净化养鱼循环水育苗效果试验. 刘伟,战培荣,唐玉顺,卢玲,李桂华. 1997

[9]低温工况下流化床生物滤器的启动方式实验. 张海耿,张宇雷,宋红桥. 2015

[10]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流化床生物滤器净水效果影响因素. 张海耿,张宇雷,张业韡,顾川川,宋红桥,吴凡. 2013

[11]流化床生物滤器净化循环水养鱼系统的工艺与特性研究. 战培荣,刘伟,曹广斌,卢玲,邱岭泉,李建兴. 2004

[12]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李婵,杨萍,王常安. 2009

[13]复方中草药对虹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孙裔雷,王荻,刘红柏. 2015

[14]4个虹鳟养殖品系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浩,鲁翠云,郭薇,孙效文. 2013

[15]热应激对虹鳟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王艳妮,刘哲,康玉军,李珍,施海娜,张久盘,王建福,蒋丽,黄进强. 2015

[16]虹鳟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李艳红,李宁,蒋丽,谷伟,张晓慧,杨润清,王炳谦. 2015

[17]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溪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us)及杂交种(虹鳟♀×溪红点鲑♂)血清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张立颖,赵萌,李文通,袁丁,杨贵强. 2013

[18]虹鳟肠炎红嘴病病原菌的确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连浩淼,卢彤岩,刘红柏,尹家胜,张辉,李绍戊. 2015

[19]虹鳟体质量和主要体尺性状异速生长的遗传分析. 詹金绵,王炳谦,谷伟,刘英杰,杨润清. 2015

[20]虹鳟(♀)×溪红点鲑(♂)杂交三倍体F1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徐绍刚,杨晓飞,代国庆,杨贵强,李文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