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AM真菌和施氮对还田稻秆氮素释放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艳艳

作者: 贾艳艳;杨文飞;杜小凤;王伟中;文廷刚;孙爱侠;诸俊;顾大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丛植菌根真菌;秸秆还田;氮肥利用率;产量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8-13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麦两熟制中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与不同施氮量(250、260和270 kg/hm~2)对还田稻秆氮素的释放量、土壤酶活性、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显著增加了250 kg/hm~2和260 kg/hm~2施氮量下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小麦全生育期稻秆的总氮素释放量以及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接种AM真菌对260 kg/hm~2与270 kg/hm~2施氮量下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均显著高于250 kg/hm~2施氮量和空白对照下的。因此,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60 kg/hm~2施氮量+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为本试验的最佳处理组合。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氮肥减施与花生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氨挥发、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衣政伟,杨大柳,王安,陈留根,张岳芳,王显. 2022

[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陈欢,曹承富. 2014

[3]不同土壤添加剂对太湖流域小麦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潘复燕,薛利红,卢萍,董元华,马资厚,杨林章. 2015

[4]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郑麦366产量的研究. 孙克刚,金修哲,和爱玲,李丙奇. 2009

[5]冬小麦、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孙克刚,杨焕焕,张琨,和爱玲,杜君. 2017

[6]熟化垫料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土壤养分及当季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霞,李健,秦枫,绍乐,潘孝青,杨杰,顾洪如. 2019

[7]2005-2020年山东省小麦玉米氮肥利用率分析. 刘玉敏,马荣辉,徐钰,杨岩,石璟,王梅,李妮,郭跃升,江丽华. 2021

[8]应用~(15)N研究小麦花生两熟制氮肥分配方式对小麦、花生产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才斌,成波,孙秀山,郑亚萍,陈殿绪. 2002

[9]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苹,李庆凯,林海涛,刘开昌,赵海军,宋效宗,沈玉文,王江涛. 2020

[10]江汉平原气候条件下小麦适宜播量研究. 张子豪,李想成,吴昊天,付鹏浩,高春保,张运波,邹娟. 2023

[11]不同施氮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相关指标的影响. 胡斌,孙可心,李林,李升东,薛艳芳,傅晓岩,朱培丰,霍瑞风,刘延生. 2020

[12]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孔令安,冯波. 2008

[13]新型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应用效果研究. 邢素丽,李孝兰,杨军芳,刘枫,黄少辉,贾良良,刘孟朝. 2017

[14]砂姜黑土区玉米小麦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杨焕焕,孙克刚,和爱玲,杜君,张琨. 2017

[15]潮土区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丙奇,孙克刚,和爱玲,张欣. 2010

[16]小麦-玉米轮作制下的控释肥肥效试验研究. 孙克刚,和爱玲,胡颖,李丙奇. 2010

[17]氮肥减施对黄褐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凌云,和爱玲,杨焕焕,刘高远,郭中义,杜君. 2023

[18]不同氮肥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土壤肥力、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阚建鸾,王晓云,苏建平,张永春,汪吉东,马洪波,蔡云彤. 2023

[19]控释肥及控释BB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和氮肥利用率研究. 孙克刚,李丙奇,和爱玲,刘京宝. 2011

[20]氮肥管理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张宾,孔令安,冯波.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