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殷小冬

作者: 殷小冬;贾艳艳;李其胜;徐莉;焦加国;李青;杨文飞;杜小凤;顾大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解磷细菌;水稻;肥料利用率;侵染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8 期

页码: 1680-16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金粳 818 为试验材料,以接种灭活复合菌剂为对照,分析 2 种丛枝菌根真菌[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RI)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 3 种解磷细菌[芽孢杆菌属细菌(Bacillus sp.,R1-3)、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BM)、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AP)]单接种和两两组合接种对水稻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相比,加入解磷细菌后大部分处理的水稻菌根侵染率降低,其中FM+BM处理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下降至 7.54%,显著低于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相较于对照和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或解磷细菌处理,复合接种处理在水稻生殖生长期末整体上提高了氮肥、钾肥利用率,其中FM+BM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 19.55 个百分点、20.47 个百分点.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复合接种有利于提高水稻生殖生长期末氮肥利用率和钾肥利用率,其中FM+BM为最优组合.

分类号: S144.1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双接种对小麦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殷小冬,李其胜,顾大路,杨文飞,杜小凤,刘汉松,文廷刚,李可,宋佳敏,诸俊,贾艳艳. 2024

[2]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姚红艳,莫本田,龙忠富,罗充. 2016

[3]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对生姜生长的影响. 汪茜,包涵,张金莲,宋娟,刘增亮,黄京华,陈廷速. 2019

[4]三七根中丛枝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侵染状况研究. 张智慧,陈迪,赵丹丹,金航,李凌飞. 2011

[5]保藏条件对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侵染的影响. 张淑彬,王幼珊. 2012

[6]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少民,孙良斌. 2011

[7]AM真菌对干旱区7种珍稀濒危植物引种培育的影响研究. 张淑彬,陈理,王茜,王幼珊,荆卫民. 2017

[8]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疫霉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 张淑彬,刘建斌,王幼珊. 2015

[9]接种AM真菌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孙良斌,王浩,邵玲,冯固. 2006

[10]解磷细菌解磷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 潘林,弥春霞,徐青山,魏倩倩,孔亚丽,朱练峰,田文昊,朱春权,张均华. 2024

[11]水稻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筛选及其解磷机制研究. 潘林,弥春霞,徐青山,魏倩倩,孔亚丽,朱练峰,田文昊,金千瑜,张均华,朱春权. 2023

[12]解钾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水稻的促生效果. 俞海平,傅庆林,刘俊丽,林义成,郭彬,刘琛. 2022

[13]稻田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包晓哲,马玉颖,邹积祥,伍龙梅,杨陶陶,黄庆,张彬,褚海燕. 2023

[14]丛枝菌根真菌缓解水稻盐碱胁迫的生理特性研究. 张思华,弥春霞,虞轶俊,刘国群,朱春权,田文昊,朱练峰,曹小闯,张均华,孔亚丽. 2023

[15]中等肥力土壤水稻优化施用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以贵州龙里为例. 刘茂樱,陆裕珍,唐正平,罗大贤,黎瑞君,李裕荣. 2015

[16]龙里县测土配方与常规施肥下渗育型水稻土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 陆裕珍,唐正平,罗大贤,舒田,李裕荣. 2014

[17]滨海盐土肥盐耦合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俞海平,郭彬,傅庆林,丁能飞,刘琛,林义成. 2016

[18]氮磷钾施用量对灌淤土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赵营,同延安,张树兰,梁锦秀,周涛. 2010

[19]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宋蝶,陈新兵,董洋阳,沙之敏,徐新朋,曹林奎. 2020

[20]移栽密度和施用生物炭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梁传斌,李建国,沈枫,刘博,韩勇,姚继攀.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