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钾时期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倪大鹏
作者: 倪大鹏;刘强;阴卫军;韩金龙;朱彦威;王同燕;阴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钾肥;玉米品种;产量
期刊名称: 山东农业科学
ISSN: 1001-4942
年卷期: 2007 年 04 期
页码: 88-89+103
摘要: 选用费玉3号、豫玉22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了钾肥对不同淀粉含量玉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素营养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增加玉米茎秆干物质重和叶面积及千粒重。但过量施用钾肥对玉米产量的提高会产生不利影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影响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因素. 冯艳春,郑洪兵,杜鹃,姚丽影. 2016
[2]裉饲兼用玉米中原单32号的育成与推广. 唐秀芝,张维强. 2001
[3]江苏沿海地区25个鲜食玉米品种引种效果初报.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3
[4]青海优异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研究. 贺晨邦,马进福,王敏,何建兰,刘晓春. 2015
[5]不同品种玉米产量及其营养品质与毒素污染情况比较分析. 华晶忠,孟祥丽,鲁晓婷,刘笑笑,魏春雁. 2019
[6]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吕天放,赵久然,王荣焕,陈传永,刘月娥,刘秀芝,邢锦丰,王元东,刘春阁. 2018
[7]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2016
[8]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刘兴贰,才卓,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 2006
[9]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作用下产量的差异分析. 程永钢,段宏凯,闫建宾,程彦俊,贺文文,穆艳芳,李卫东,冯万军. 2016
[10]不同播期对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产量的影响. 冯晓辉,王明泉. 2015
[11]密植条件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董秀丽,韩登旭,杨杰,阿布来提·阿布拉,戴爱梅,李俊杰,王业建,刘俊,郗浩江,梁晓玲,李铭东. 2023
[12]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宏宇. 2018
[13]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状况分析与研发对策. 赵伟. 2006
[14]中国与东盟国家玉米杂交种产量及果穗性状比较研究. 田树云,何雪银,苏月贵,吴翠荣,程伟东. 2012
[15]不同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吴兰芳,岑庆宋,张超,钟维,韦德斌,费永红,向英. 2022
[16]玉米新品种嫩单19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许健,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孙培元,兰宏宇. 2018
[17]四川省近36年审定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 杨勤,陈岩,刘永红,韩友学,毛双林,岳丽杰,刘禹池,梁南山. 2023
[18]播期对吉林中部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分配的影响. 程松,展文洁,袁静超,史旭曾,梁尧,张水梅,刘松涛,张畅,任军,刘剑钊,蔡红光. 2023
[19]黑龙江省近年审定推广的玉米品种主要特点及发展建议. 赵伟. 2012
[20]吉林省不同熟期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孙甜田,范作伟,刘淑霞,吴海燕.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作者:何夙旭;蒲静;赵海明;陈诺;刘强;柳跃军;李博
关键词:犬粮;生物安全;生物胺;内毒素;真菌毒素
-
融资约束、绿色补贴与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技术采纳
作者:钱罕;文长存;刘强
关键词:融资约束;绿色生产技术;农业绿色发展;家庭农场;绿色补贴
-
猫肥胖问题及其调控手段研究进展
作者:何夙旭;赵海明;陈诺;刘强
关键词:猫;肥胖;健康;菌群失衡;调控手段
-
江苏南京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作者:韩金龙;王超;景金泉;童晓利;郭成宝
关键词:南京;果树;产业现状;对策建议
-
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作者:关海英;董瑞;刘铁山;刘春晓;何春梅;王娟;刘强;徐倩;张茂林;汪黎明
关键词: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分子标记定位;表型分析;遗传分析
-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作者:林为民;刘强;孙新文;黄新
关键词:规模牛场;散养户;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
新疆玉米田双斑萤叶甲成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抽样调查方法
作者:邹宁;肖彬;刘强;刘阳天;刘冰;肖海军;陆宴辉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种群消长动态;调查方法;空间分布;抽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