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蛋白Vip3Aa19、Cry1Ab和Cry1Ah对玉米蚜的效应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丹丹

作者: 孙丹丹;陈瑜;王月琴;王振营;何康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Bt杀虫蛋白;非靶标;玉米蚜;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生物安全学报

ISSN: 2095-1787

年卷期: 2020 年 29 卷 003 期

页码: 195-20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转基因玉米表达的3种Bt蛋白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的影响效应,为农田生态系统中转基因玉米的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玉米蚜全纯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Bt蛋白Vip3Aa19、Cry1Ab和Cry1Ah饲养玉米蚜,并以PBS缓冲液或Na2 CO3溶液为阴性对照,添加酪蛋白(casein,CS)为中性对照,添加印楝素(neem oil)为阳性对照,比较分析Bt蛋白等各处理对玉米蚜存活率、发育历期、有翅蚜率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印楝素(Neem-L)处理后玉米蚜半数个体生存时间(ST50)为3.2~4.0 d,高浓度印楝素(Neem-H)处理后,玉米蚜在第4天全部死亡,这2个处理均没有子代若蚜产生.添加Bt蛋白和CS对玉米蚜的生存时间没有显著影响,ST50在8.3~9.6 d之间.与阴性对照相比,3个Bt蛋白和CS处理的若蚜期显著短1.0~2.9 d,产出的下一代若蚜数显著增多.Vip3Aa19、Cry1Ab以及CS处理后,有翅蚜比例显著高于其阴性对照.[结论]饲料中分别添加3种Bt蛋白Vip3Aa19、Cry1Ab和Cry1Ah对玉米蚜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具有与添加CS等同提高饲料营养质量的效果;与阴性对照相比,添加3种Bt蛋白对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两种转Bt基因水稻品系在浙江田间的靶标抗性及其非靶标影响. 韩海亮,杨亚军,包斐,王桂跃,谭禾平,吕仲贤. 2013

[2]转基因抗虫玉米环境安全性及我国应用前景. 何康来,崔蕾,王振营. 2011

[3]吉林省玉米蚜的发生及防治. 臧宏图,牟丰盛. 2016

[4]用EnvirologixCry1Ab/Cry1Ac试剂盒快速测定转基因水稻Bt杀虫蛋白含量的研究. 谢小波,舒庆尧. 2001

[5]转Bt棉不同生长期及不同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免疫学方法测定. 李松岗,许崇任,赵建周,赵奎军. 2000

[6]玉米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张辉,章金明,吕要斌,林文彩,顾晓军,江丽. 2009

[7]六斑月瓢虫捕食不同猎物的功能反应研究. 唐良德,李飞,吴建辉,任顺祥. 2015

[8]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 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 2019

[9]不同玉米品种玉米蚜田间消长与其主要生化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赵曼,田体伟,郭线茹,李为争. 2016

[10]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 任少鹏,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时敏,陈学新. 2018

[11]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的药效评估. 王昱,丁岩,贺明,王丝语,李茂海,姜晓莉. 2020

[12]不同药剂防治玉米蚜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 张晓翔,郑德春,刘微,王永志,范文忠. 2020

[13]玉米抗蚜遗传研究进展. 李荣改,李兴华,宋炜,王江浩,张全国,王立伟. 2020

[14]抗Bt杀虫蛋白棉铃虫种群的相对适合度. 孟香清,芮昌辉. 2000

[15]Bt作物杀虫蛋白在农田土壤中残留动态的研究进展. 王桂荣,吴孔明,张永军,原国辉,郭予元. 2005

[16]高抗虫玉米内生真菌对玉米蚜生长、繁殖及取食选择的影响. 孙艺昕,门兴元,李超,于毅,吕素洪,孙廷林,叶保华,李丽莉. 2020

[17]Bt棉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Bt基因及其蛋白的残留测定. 张永军,陈洋,吴孔明,彭于发,郭予元. 2008

[18]食蚜瘿蚊捕食能力研究. 林清彩,翟一凡,陈浩,尹园园,孙猛,于毅,郑礼. 2017

[19]新疆北部地区转Bt基因棉外源杀虫蛋白表达时空动态研究. 王冬梅,李海强,丁瑞丰,汪飞,李号宾,徐遥,阿克旦·吾外士,刘建. 2012

[20]转Bt基因水稻收获后茎秆和根中cry1Ac杀虫蛋白的降解动态. 陈洋,许冬,郭予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