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进
作者: 魏进;段婷婷;朱淮武;廖国会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假眼小绿叶蝉;茶树;发生规律;防治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1 年 39 卷 05 期
页码: 144-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有效防治茶树上假眼小绿叶蝉,对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在贵阳1年有2个高峰期,且危害期较长,为5—10月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5%啶虫脒.联苯菊酯微乳剂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的速效性好,持效性均在14 d以上,防效在91.7%以上,其中5%啶虫脒.联苯菊酯微乳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且用量较低,为22.5 g/hm2。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宋鲁彬,段家祥,王长君,田丽丽,姚元涛. 2011
[2]不同类型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田间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陈洪云,许燕,玉香甩,孙云南,陈红伟,汪云刚. 2014
[3]43.7%甲龙SC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安全性. 姚雍静,廖向前,曹雨,王家伦,陈娟,梁远发. 2013
[4]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 汪云刚,李良静,冉隆珣,玉香甩,吴文伟,韩宝瑜,李忠美. 2010
[5]15%茚虫威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彭萍,王晓庆,林强,黄尚俊,胡翔,唐敏. 2010
[6]纱网遮阳茶树叶蝉为害调查. . 2009
[7]我国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研究进展. 王庆森,王定锋,吴光远. 2013
[8]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硏究. 李乐,付建玉,肖强. 2013
[9]两种茶树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消长动态研究. 李盛华,王沅江,黄安平,康彦凯. 2016
[10]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 李乐,付建玉,肖强. 2013
[11]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 李乐,付建玉,肖强. 2013
[12]茶树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 曾莉,王平盛,许玫. 2001
[13]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的叶片解剖特征. 张觉晚,张贻礼,杨阳,王沅江. 1998
[14]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 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2024
[15]几种喷雾器在茶园中的使用性能与效果对比研究. 许姗姗,郭萧,彭萍,王晓庆,盛忠雷,林强,胡翔,庞晓莉. 2012
[16]假眼小绿叶蝉缨小峰的发生与寄生效果. 孙椒德,许德元. 1998
[17]贵州茶树4种常见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及抗病机理研究进展. 李悦欣. 2024
[18]贵州辣椒常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涂祥敏,刘崇政,赖卫,杨红,詹永发,余文中. 2011
[19]东方盔蚧的发生与防治试验. 陈体先,王群牛. 2000
[20]甜樱桃果蝇发生与防治的研究进展. 刘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初加工过程对党参和白及中6种农药残留的影响
作者:石贵远;黄文源;段婷婷;王芳;田旭芳;张盈
关键词:党参;白及;杀虫剂;初加工;加工因子
-
QuEChERS-UPLC-MS/MS法同时检测李子中29种农药残留
作者:朱峰;龙育鋆;宋邦燕;张海艳;廖国会;陈明贵;陈湘燕;秦立新;马玉华
关键词:农药;残留;李子;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5%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的制备及其在半夏种子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文永超;张海艳;宋邦燕;廖国会;陈湘燕;秦立新;陈明贵;何永福;朱峰
关键词:成膜剂;悬浮种衣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半夏;发芽率
-
四种杀菌剂在白及初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变化
作者:石贵远;黄文源;段婷婷;李明;郭怡卿;张盈
关键词:白及;杀菌剂;残留变化;初加工;加工因子
-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鲜黄精中12种杀菌剂残留
作者:张盈;黄文源;陈秀;谭清群;薛原;王芳;魏进;段婷婷
关键词:黄精;杀菌剂;QuEChERS;UPLC-MS/MS;残留
-
香葱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李胜辉;杨也;廖国会;张素勤;赵兴艺;耿广东
关键词:香葱;染色体;核型;分析
-
初加工过程对党参中5种农药残留的影响
作者:王芳;黄文源;张盈;张新忠;代永红;段婷婷;崔新仪
关键词:党参;农药残留;加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