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水稻在贮藏过程中米质性状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清华
作者: 李清华;郑长林;郑苹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基因型;水稻;贮藏;米质性状;变化
期刊名称: 江西农业学报
ISSN: 1001-8581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摘要: 选取2018年福建省水稻区试的早、晚稻36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在不同贮藏时间(1~12个月)的7项米质指标作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贮藏期内,早、晚稻供试材料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的变化较大,且在品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其中早稻整精米率的变化最为显著;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的变化较小;早、晚稻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在贮藏期内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贮藏至6个月时整精米率最高、垩白度最大;早、晚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略有下降,且早稻的胶稠度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呈缩短趋势.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成恢448与Basmati 370回交后代的米粒延伸性遗传和相关分析. 陆贤军,高方远,刘光春,任明鑫,任光俊. 2006
[2]不同贮藏条件下大白菜种子的水分变化规律. 李栋,刘美,孙庆泉,王志欣,万中原,阴卫军,张凤,戴凤宾. 2012
[3]绿茶贮藏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黄浩,银霞,黄怀生,粟本文,郑红发. 2016
[4]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荔枝汁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李春美,钟慧臻,郝菊芳,徐玉娟. 2011
[5]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1
[6]连续增氧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分蘖期生长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赵锋,张卫建,章秀福,王丹英,徐春梅. 2012
[7]外源基因导入后水稻粒形的变化. 吴敬德,郑乐娅,张瑛,童继平,吴跃进. 2005
[8]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英文). 刘开强,郭嗣斌,兰光焰. 2013
[9]基于3种遗传统计模型对粳稻米质性状的QTL分析. 刘强明,江建华,牛付安,赫英俊,洪德林. 2012
[10]灿型杂交水稻米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周坤炉. 2000
[11]水稻亲本对所配组合的米质性状影响. 林纲,赵德明,李云武,贺兵,江青山. 2015
[12]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现状研究. 周坤炉,阳和华,徐秋生. 1999
[13]籼爪交和粳爪交杂种F_1代性状间关系的研究. 袁隆平,唐俐,邓晓湘. 2005
[14]杂交水稻米质与产量性状的典范相关分析. 李勤修,吕建群. 2006
[15]中籼水稻米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刘光春,任鄄胜,曾桂林,蒋天刚,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15
[16]杂交粳稻若干米质性状的配合力. 王才林,汤玉庚. 1989
[17]14个杂交水稻组合18个性状的因子分析. 刘光春,任鄄胜,曾桂林,蒋天刚,高方远,陆贤军,任光俊. 2015
[18]转小粒野生稻基因种质野威B的产量与米质性状. 杨曼云,匡逢春,黄志远,胡远艺,夏石头,赵炳然. 2011
[19]四川2001~2010年审定水稻品种农艺与米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何芳,吕建群. 2011
[20]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朱玉君,樊叶杨,黄得润,庄杰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米质鉴定与评价
作者:李清华;郑长林
关键词:水稻;品比;稻米品质;鉴定;评价
-
粳型水稻三系雄性不育系竹稻08A的选育及应用
作者:杨东;郑长林
关键词:粳稻;三系不育系;竹稻08A;选育
-
大豆地方种质资源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玉梅;丁文涛;蓝新隆;李清华;胡润芳;郭娜;林国强;赵晋铭
关键词:大豆;鲜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鉴定与评价
作者:李清华;朱业宝;郑长林;陈文捷;江川;王金英
关键词:水稻;地方品种;品质;鉴定与评价
-
紫云英还田对黄泥田土壤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利民;黄东风;何春梅;刘彩玲;李清华;黄毅斌;王飞
关键词:黄泥田;紫云英;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
-
生石灰对蜜柚果园强酸性土壤化学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红梅;钱笑杰;赵琳;陈晓玲;李清华;黄双勇;王飞;易志刚
关键词:生石灰;酸性土壤;土壤pH;细菌群落
-
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中氮素积累和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作者:王飞;李清华;何春梅;游燕玲;黄毅斌
关键词:长期施肥;有机氮组分;土壤团聚体;黄泥田;化肥;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