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亚油酸的需要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娟

作者: 田娟;涂玮;文华;蒋明;吴凡;刘伟;杨长庚;黄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亚油酸;必需脂肪酸;需要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6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104-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用初始体重为(60.98±3.82)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喂亚油酸含量分别为0.07%(对照组)、0.36%、0.61%、1.03%、2.00%、3.00%和4.15%的7种半纯化等能等氮饲料10周。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均在亚油酸水平为1.03%时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均在饲料亚油酸水平为2.00%时达到最大。经二次回归分析,饲料亚油酸水平为2.49%和2.66%时吉富罗非鱼分别获得最大增重率和最高饲料效率。通过折线回归发现饲料亚油酸水平为1.02%时,吉富罗非鱼获得最大蛋白沉积。肝体比和脏体比均随亚油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饲料亚油酸含量为0.61%~4.15%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亚油酸添加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饲料亚油酸含量为1.03%~4.15%时,肝和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饲料亚油酸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经二次回归分析亚油酸水平为1.63%时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最低;各亚油酸添加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饲料亚油酸含量为1.13%时达到最大(P<0.05);当饲料亚油酸水平为1.03%~4.15%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饲料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下降,吉富罗非鱼肌肉和肝脏∑SFA含量均呈下降的趋势;随饲料亚油酸水平增加,肌肉和肝脏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含量呈上升趋势,肌肉和肝脏的∑n-3 PUFA含量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初始体重为(60.98±3.82)g的吉富罗非鱼饲料亚油酸需要量为1.02%~2.66%。

分类号: S965.125

  • 相关文献

[1]反刍动物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郑伟,王勇,王慧媛,刘艳丰,侯广田. 2015

[2]吉富罗非鱼成鱼胆碱的最适需要量. 邵辉,文华,刘伟,蒋明,吴凡,田娟,黄凤. 2013

[3]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2的需要量. 蒋明,任春,文华,吴凡,杨长庚,刘伟,田娟,周梦馨. 2017

[4]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1的需要量. 任春,文华,黄凤,蒋明,吴凡. 2015

[5]吉富罗非鱼对饲料精氨酸的需要量. 武文一,蒋明,刘伟,吴凡,田娟,杨长庚,文华. 2016

[6]吉富罗非鱼成鱼对烟酸的需要量. 黄凤,文华,吴凡,蒋明,刘伟,田娟,邵辉. 2013

[7]维生素D添加水平对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喻丽娟,文华,周书华,田娟,蒋明,吴凡,刘伟,杨长庚,陆星. 2018

[8]吉富罗非鱼成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 蒋明,姚鹰飞,文华,吴凡,刘伟,田娟,杨长庚. 2013

[9]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蒋明,武文一,文华,刘伟,吴凡,田娟,杨长庚. 2016

[10]饲料中有效磷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白富瑾,罗莉,陈任孝,陈拥军,罗浩,李玉,李云,文华. 2015

[11]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维生素B_6的需要量. 吴凡,任春,文华,蒋明,刘伟,田娟,杨长庚,喻丽娟,陆星. 2018

[12]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泛酸的需要量. 黄凤,蒋明,文华,吴凡,刘伟,田娟,杨长庚. 2014

[13]浅谈脂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吴东,曹永红,夏伦志. 2010

[14]二十碳五烯酸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牛奶中含量的调控. 刘凯珍,张养东,郑楠,王加启. 2019

[15]海水鱼类亲体必需脂肪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彭士明,李云莉,施兆鸿,高权新,张晨捷,王建钢. 2016

[16]MicroRNAs 与脂类代谢. 南雪梅,王加启,陈海燕,胡菡. 2013

[17]亚麻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杨金娥,黄凤洪,黄庆德,邓乾春. 2011

[18]幼鳝对必需脂肪酸适宜需求量的初步研究. 徐增洪,徐跑,华伯仙,邴旭文. 2008

[19]中华鳖药膳罐头工艺研究与分析. 滕瑜,周生禄,刘庆慧,王彩理. 2003

[20]脂肪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吴东,夏伦志,曹永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