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和牛牛肉营养分析及深加工技术概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贵
作者: 朱贵;王佳;朱志琼;李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和牛肉;改良和牛肉;饱和脂肪酸;不饱脂肪酸;营养分析;深加工
期刊名称: 现代畜牧科技
ISSN: 2095-9737
年卷期: 2022 年 88 卷 004 期
页码: 29-31
摘要: 和牛肉是高档美食产品,俗称雪花牛肉.黑龙江省首次引进和牛,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家和牛品种的空白.龙江和牛肉的营养成分和加工技术与普通牛肉相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产品多以冰鲜牛肉和深加工产品居多.和牛肉的主要特征是呈大理石花纹状,瘦肉中沉积有脂肪,有一种特殊的芳香味和独特口感,倍受消费者青睐和中高端收入人群所追求向往的美食.研究龙江和牛肉品质和营养成分及加工技术,对指导肉牛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分类号: S823.5
- 相关文献
[1]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效应. 王云美,高祥扩,冯素芬,杨克昌,江鲁华,赵自仙,李丽争. 2014
[2]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血液CO_2、离子浓度和离子平衡的影响. 王建平,王加启,卜登攀. 2013
[3]精料和饱和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王建平,王加启,卜登攀. 2015
[4]饱和脂肪酸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呼吸、体温和能量平衡的影响. 王建平,王加启,卜登攀. 2011
[5]饱和脂肪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理特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王建平,卜登攀,霍小凯,郭同军,魏宏阳,周凌云,李发弟,梁建光,王光文,袁耀明. 2009
[6]TLR4与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徐雪,宋旭婷,刘爽,亓美玉,姚玉昌. 2017
[7]克氏针茅草原七种植物脂肪酸组分及其变化. 张晓庆,张英俊,闫伟红,李鹏. 2013
[8]中国主要茶树(CamelliaSinensisO.ktze)品种茶籽油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朱全芬,田洁华,夏春华. 1987
[9]鲈鲤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朱玲,刘必生,李正友,李建光,申晓东. 2012
[10]紫花苜蓿芽苗营养成分分析. 邓蓉,蒋秀全,张定红,罗启华,艾蓉,梁应林,徐忠惠. 2009
[11]华鲮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营养成分分析. 朱玲,张竹青,李正友,胡世然,黄辉,关梅,周利. 2010
[12]紫花苜蓿不同生长期收割产量及营养分析. 王明进,熊先勤,何虎,杨泽霖,顾丽群,黎俊,熊和琴,李雷,李宣敏. 2015
[13]鲜鸭蛋及其制品的营养成分初步分析. 周有祥,夏虹,彭茂民,汪清清,胡定金. 2009
[14]大豆-牛奶双蛋白益生菌酸奶配方的确定及其营养分析. 张鸿儒,韩迪,谢晋,任广旭,连家威,王靖. 2018
[15]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小学生营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婷,李文. 2009
[16]基于稳定同位素比率及营养差异的双孢蘑菇不同栽培基质的溯源分析. 宋婷婷,聂晶,袁玉伟,沈颖越,范丽军,蔡为明. 2022
[17]基因食品的营养与安全分析. 李来好,郝志明,吴燕燕. 2006
[18]马铃薯品种营养成分分析测定. 谢庆华,吴毅歆. 2002
[19]青岛近海浒苔的营养分析与食用安全性评价. 宁劲松,翟毓秀,赵艳芳,尚德荣,孙伟红. 2009
[20]油香椿制品氨基酸的测定与营养评价. 邵金良,黎其万,董宝生,刘宏程,汪禄祥,和丽忠,束继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野生羊肚菌的挥发性物质及香气品质分析
作者:罗凯;吕金丽;吴迪;吕树鸣;罗开源;张冬莲;汪志威;李秀亚;李伟;焦仁军;桂阳
关键词:羊肚菌;香气品质;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相对气味活度值;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牛粪、秸秆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铜锌铅镉形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振;韩永胜;张淑芬;付龙;丁昕颖;马珊珊;尹珺伊;李伟;赵金波;白长胜;张军;田秋丰;史同瑞
关键词:牛粪;秸秆;配施;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相关性
-
干旱胁迫对油莎豆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作者:孙蕊;王锐;高海娟;王若丁;李伟;张军;李莎莎;刘杰淋
关键词:油莎豆;生长指标;抗旱性;干旱胁迫
-
苦荞基因FtAPDSLX1的克隆及其抗立枯病功能分析
作者:杨智敏;彭晓杨;黄旭;焦茹玉;李伟;关超男;周美亮;严明理;肖璐
关键词:FtAPDSLX1;天冬氨酸蛋白酶;立枯丝核菌;过表达;拟南芥
-
辽宁省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作者:姜秀英;王佳;高振环;吕军;李建国;韩勇;王丽丽
关键词:辽宁省;水稻;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芥菜Trihelix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析
作者:李魁印;段丽丽;胡云;李伟;付文苑;杨巍;唐兵;常向彩
关键词:芥菜(Brassica juncea);Trihelix家族;全基因组鉴定;生物信息分析;表达分析
-
丁酸梭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对仔猪肠道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建胜;朱元芳;南景东;陈国旺;张备;张国华;贾斌;李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