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装烟方式对烤烟烘烤烟叶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武圣江

作者: 武圣江;潘文杰;宫长荣;耿召良;孙福山;雷波;赵会纳;谢已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烤烟;密集烘烤;装烟方式;品质;安全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3 年 46 卷 17 期

页码: 3659-36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装烟方式和烤烟中烟叶品质形成的机理,进一步提高烤烟烘烤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方法】研究普通挂竿(T1)、密集挂竿(T2)和散叶插扦(T3)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类胡萝卜素和叶表提取物组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烟气有害成分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烘烤中T3处理烟叶失水较慢,48—72 h与T2处理差异显著(P<0.05)。T3处理烘烤中烟叶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含量降幅分别为62.91%和69.45%,大于T1(57.59%、65.19%)和T2处理(57.59%、60.31%),烤后烟叶含量最低。T1和T3处理烤后烟叶腺毛分泌物含量较高,损失率分别为8.82%和10.52%,T2处理含量最低,损失率为54.05%;T3处理烤后烟叶表面烷烃类含量最高,损失率为13.80%,T2处理最低,损失率为58.91%。T3处理烤后烟叶糖碱比值(10.67)较适宜,感官评吸分值(60.75分)和中性香味物质含量最高(1 186.65μg·g-1)。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烟气羰基化合物含量大小表现为:T3(1 034.08μg·cig-1)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不同装烟方式对密集烘烤效率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浦秀平,徐世峰,任杰,沈始权,孙福山,王先伟,王锡金,卢荣才,李雨江. 2015

[2]不同装烟方式对密集烘烤效率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浦秀平,徐世峰,任杰,沈始权,孙福山,王先伟,王锡金,卢荣才,李雨江. 2013

[3]玉溪烟区卧式烤房不同挂烟方式烘烤研究. 赵文军,薛开政,冯瑜,杨继周,田育天,胡保文,陈检锋,陈华,苏帆. 2015

[4]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阶梯升温变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王爱华,王松峰,管志坤,杨斌,王金亮,孙福山,徐秀红,王传义,王世建,管延斗,訾莹莹. 2012

[5]烤烟新品种中烟203密集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王爱华,王松峰,韩志忠,孙福山*,徐秀红,孙帅帅,王全明,廖和明,张国超. 2013

[6]豫中烟区散叶密集烘烤适应性研究. 高相彬,赵凤霞,曹晓涛,孟智勇,马浩波,董小丽,李淑君,张国平. 2015

[7]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色素及主要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 矫海楠,许家来,王传义,崔志军,任杰,王爱华,王春凯,徐秀红. 2014

[8]基于机器学习的密集烘烤过程烟叶失水率预测模型对比. 杜海娜,孟令峰,王松峰,张炳辉,王爱华,刘浩,李增盛,孙福山. 2022

[9]密集烘烤干筋期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 周芳芳,贺帆,宋朝鹏,王涛,宫长荣. 2012

[10]烤烟密集烘烤研究主要进展. 汤明,王芳. 2007

[11]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张保占,孟智勇,马浩波,马永建,谢德平,王伟超,朱均田,曹晓涛,李伟观. 2012

[12]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质量及效益的影响. 徐秀红,王林立,王传义,翟明泉,王桂荣,孙福山,周建,张本强. 2010

[13]我国密集烤房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徐秀红,孙福山,王永,赵兵,刘建永,邓启强,丁志勇. 2008

[14]不同装烟方式烤后烟感官评价与电子鼻综合分析. 矫海楠,王传义,徐秀红,王术科,孙钟亮,孙帅帅,王春凯. 2015

[15]高产L-乳酸副干酪乳杆菌对酸菜品质及安全性的影响. 刘晓辉,李杨,敖静,高晓梅,孙玉禄. 2020

[16]腌制鱼类品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婷,吴燕燕,李来好,丁丽丽. 2011

[17]白参菌发酵茶品质及安全性研究. 夏丽飞,陈玫,蔡丽,杨盛美,李晓霞,陈林波,仝佳音. 2019

[18]乙烯利对番茄品质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谢汉忠,李君,吴丰魁,庞荣丽,张桂兰. 2012

[19]广东陈香茶质量安全性评价与分析. 王秋霜,陈栋,黄国资. 2011

[20]不同采摘期对枸杞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赵晓梅,吴玉鹏,王旭辉,叶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