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不同耕法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颜景波
作者: 颜景波;韩志松;王慧新;姜涛;孙占祥;何跃;于洪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风沙土;不同耕法;保土效果;保水效果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0 年 39 卷 08 期
页码: 64-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针对风沙半干旱区易旱、易风蚀的农业生态系统,探讨了风沙土秋翻耕、秋旋耕和春旋耕(秋留茬)不同耕法保土、保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播种前春整地比传统秋整地水土保持效果好。春旋耕(秋留茬)土壤风蚀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2种耕法少1.3~1.6 cm,0~3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比秋翻耕和秋旋耕平均高3个百分点。表明风沙土春整地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项有效措施。
分类号: S157.2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法对土壤含水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洋,孙占祥,白伟,郑家明,侯志研,冯良山,杨宁. 2011
[2]辽西半干旱区玉米段秸半覆盖技术研究. 杨久廷,肖继兵,辛宗绪,张景会. 2007
[3]几种无磷保水剂对冷冻军曹鱼片的保水作用. 吴燕燕,李来好,丁丽丽,杨贤庆,王萍,陈胜军. 2010
[4]几种保水剂对冻罗非鱼片的保水效果. 程琳丽,马海霞,李来好. 2014
[5]施用保水剂对旱地赤红壤持水能力及氮肥淋失的影响. 姚建武,王艳红,唐明灯,李盟军,曾招兵. 2010
[6]青海沙珠玉高寒地区风沙土地基本性状的研究. 张登山,冯立孝. 1998
[7]风沙土钾素资源特征及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 周涛,李天兵,杨文,白国胜,于振环. 2000
[8]秸秆培肥对风沙土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滕险峰,魏自民,李成. 2003
[9]草炭改土对风沙土水分状况的影响. 白雪峰,王国晨,刘洋,张学利,张日升. 2004
[10]风沙土农田培肥地力措施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杨彦炜,杨文,周涛. 2005
[11]风沙土添加油页岩对燕麦苗期生长的影响. 关冰,周晓莹,吕林有,于国庆,赵艳,罗祥志. 2019
[12]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风沙土玉米生育特性及土壤活性碳、氮的影响. 刘慧屿,刘慧颖,娄春荣,华利民,张鑫,陈玥,何志刚. 2018
[13]辽宁风沙土区连作年限对花生植株性状、产量及主要病害的影响. 黄玉茜,刘欣宇,林英,梁春浩,马京莹,韩晓日. 2018
[14]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林草措施土壤抗冲性及其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吕猛,吕刚,翟景轩,王锋柏,张卓,董亮,郑洋,王道涵. 2019
[15]生物炭与膨润土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汤家喜,李玉,朱永乐,向彪,谭婷. 2022
[16]施用生物质炭5年后夏玉米土壤呼吸研究. 马雯琪,蒋靖佰伦,李典鹏,唐光木,徐万里,贾宏涛. 2021
[17]不同土壤改良剂对风沙土壤养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洋,侯志研. 2020
[18]秸秆全量还田条耕种植模式对春玉米出苗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孔凡丽,崔正果,刘亚军,崔英,王影,程延河,李会之,赵丽娟,王艳丽,王贵满,李刚,宋春玲. 2020
[19]施加生物质炭对风沙土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贾远彬,陈康怡,丛孟菲,胡洋,唐光木,徐万里,朱新萍,贾宏涛. 2024
[20]风沙土不同防渗处理对辣椒生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裴红霞,赵云霞,高晶霞,谢华,汪贵红,王惠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丹参SmWRKY3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者:龚婷;刘灵娣;温春秀;武玉翠;王升;万修福;孙亚倩;姜涛
关键词:丹参;SmWRKY33基因;生物信息学;qRT-PCR;基因克隆
-
基于12个农艺性状的连翘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潇;刘铭;姜涛;田伟;贾东升;温春秀;齐琳琳;杨卫宵;王玉洁;刘灵娣
关键词:连翘;农艺性状;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
池塘养殖"六月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滋味特征
作者:刘洪波;薛竣仁;唐静;任黎华;姜涛;陈修报;杨健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味觉特征;电子舌;滋味;品质
-
草鱼仔鱼三类耳石锶标记特征及日轮形成时间验证
作者:朱亚华;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关键词:草鱼;仔鱼;六水氯化锶;耳石;日轮;标记
-
荆芥多倍体的诱导及农艺性状评价
作者:齐琳琳;温春秀;刘灵娣;姜涛
关键词:荆芥;秋水仙素;多倍体;农艺性状
-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大洋河刀鲚生境履历研究
作者:张健;杨培民;姜涛;胡宗云;朱春月;张伯序;刘忠航;杨健;胡玉海
关键词:大洋河;耳石;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生境履历;刀鲚
-
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的鄱阳湖刀鲚永修群体的关键栖息地识别
作者:肖百义;杨健;姜涛;刘洪波;陈修报
关键词:刀鲚;耳石微化学;鄱阳湖;永修水域;长江禁渔;溯河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