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苗期耐低氮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秦娜

作者: 秦娜;付森杰;朱灿灿;代书桃;宋迎辉;魏昕;王春义;叶珍言;李君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谷子;重组自交系(RIL);耐低氮;QTL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020 期

页码: 3931-39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谷子(Setaria italica L.)耐低氮性状相关的QTL,为耐低氮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及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揭示谷子耐低氮遗传机理和培育耐低氮谷子品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耐低氮品种豫谷28 和低氮敏感品种七叶黄为亲本构建的包含120 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在谷子苗期进行低氮和正常氮处理,并对处理21 d 的水培幼苗的苗长、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总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植株含氮量7 个性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对耐低氮相关性状进行QTL 定位与分析,并对QTL 置信区间内的候选基因进行预测.[结果]在低氮和正常氮水平下,RIL 群体的耐低氮相关性状均表现为连续正态分布,且呈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符合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适于QTL 分析.相关分析表明,苗长与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总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根长与植株含氮量呈显著负相关.共定位到低氮和正常氮水平下与苗长、主根长、根干质量、苗干质量、总干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植株含氮量相关的34 个QTL,分布于第1-9 染色体,单个QTL 表型贡献率为5.15%—52.42%.其中,2 种氮水平下共同定位到10 个QTL,低氮和正常氮单一环境下分别定位到11 和13 个QTL.15 个为主效QTL,qRDW3、qMRL1.1、qMRL1.2、qSL5和qSPAD1 5 个主效QTL 在2 种氮水平下均被定位到.共检测到5 个QTL重叠区,聚集了2 种氮水平下多个性状的QTL,通过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筛选出5 个QTL 置信区间内6 个与氮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表明氮同化、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极有可能控制了这些基因的表达.[结论]34 个QTL 分别聚集于9 条染色体上的16 个QTL 簇,基于基因注释,共筛选了6 个与谷子氮代谢相关的候选基因,表明不同性状参与到了共同遗传机制,并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耐低氮有利等位基因的聚合育种.

分类号: S515

  • 相关文献

[1]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水稻耐低氧萌发QTL. 闫晓霞,朱满山,王丰,柳武革,李金华,霍兴,黄永相,刘迪林. 2023

[2]基于不同遗传群体的大豆分枝数QTL定位分析. 朱晨博,张东梅,孙明明,刘淼,袁明,贾晓轲,赵艳强,张艳婷,杨明亮,陈庆山. 2024

[3]水稻DH群体苗期耐低氮能力QTL定位分析. 郑修文,张文会,赵志超,陈修来,张博. 2010

[4]谷子萌芽期抗旱相关QTL定位研究. 代小冬,朱灿灿,王春义,秦娜,宋迎辉,代书桃,李君霞. 2020

[5]谷子重要农艺性状QTL初步定位. 李海权,耿玲玲,李振侠,王永芳,相金英,刁现民,刘国庆. 2015

[6]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2012

[7]水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 郑家奎,吴先军,蒋开锋,杨乾华,陈温福,杨莉. 2009

[8]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的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和SSR基因型分析. 刘学义,宛煜嵩,王珍,马俊奎,史宏,任小俊,任冬莲,张小虎,李有应,冯凤鸣,徐俊,李永起,方宣钧. 2003

[9]水稻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 张习春,张应洲,圣忠华,龙武华,吴健强,朱速松,魏祥进. 2019

[10]不同浓度硫处理小麦RIL群体苗期性状的表型变异及相关分析. 李家丽,蒲艳艳,于鸿翔,赵岩. 2016

[11]水稻籽粒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QTL定位. 沈希宏,曹立勇,邵国胜,占小登,陈深广,吴伟明,程式华. 2008

[12]玉米RIL群体SNP偏分离分析. 付忠军,官玲,张丕辉,董昕,李淑君,陈荣丽,祁志云,杨华. 2019

[13]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抗玉米矮花叶病研究. 刘小红,张红梅,谭振波. 2006

[14]水稻氮吸收转运利用生理机制及耐低氮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王超,项超,曲丽君,张俊巍,石英尧. 2014

[15]水稻多亲本导入系聚合派生群体对干旱和低氮选择响应的初步定位研究. 杜兴彬,徐小艳,童汉华,冯芳君,吴金红,罗利军,梅捍卫. 2010

[16]黑龙江省水稻耐低氮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赵宏亮,李琬,王萍,王曼力,孙明明,李智媛. 2018

[17]棉花苗期耐低氮基因型初步筛选. 贵会平,贵会平,董强,张恒恒,王香茹,庞念厂,王准,刘记,郑苍松,付小琼,张西岭,宋美珍. 2018

[18]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研究. 陈志伟. 2018

[19]不同耐低氮玉米品种根系构型与氮素利用对氮肥的响应. 李向岭,纪朋涛,周宝元,张磊,尹宝重,张月辰. 2019

[20]不同氮素浓度下大豆叶片SPAD值的动态变化研究. 谢运河,阳小凤,王业建,马淑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