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玲
作者: 张玲;高飞虎;李雪;张欢欢;张雪梅;杨世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茶;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加工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1 期
页码: 18-23
摘要: 随着茶叶产业结构变化,红茶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方式迫切需要加工工艺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文章针对红茶加工的原料判定、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主要工序,解析其过程中特征品质的变化指标,综述了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智能算法等在各工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未来茶叶加工的智能化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智能化红茶生产线建设提供基础.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茶叶智能化加工技术的创新思考. 董春旺. 2019
[2]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3]鲜叶原料及加工方法对水仙有机红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陈金土,邓冰斌,周世须,王秀萍. 2019
[4]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5]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2010
[6]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邬龄盛,陈泉宾. 2021
[7]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8]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叶相状态及主要理化成分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9]‘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 罗金龙,陈盛相,沈强,杨肖委,刘晓霞,郑文佳. 2023
[10]温度对茶发酵叶色泽及茶色素含量的影响. 滑金杰,袁海波,姚月凤,江用文,王近近. 2018
[11]外源酶在红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丽娟,王伟伟,许勇泉,江和源. 2024
[12]紫色芽叶红茶加工过程中茶色素和儿茶素组分的变化. 邓波,韦城,罗金龙,刘冠群. 2023
[13]‘丹霞2号’红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特征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 徐旭华,黄文洁,陈旭峰,陈园园,吴绍文,李红建,晏石娟. 2024
[14]红茶加工过程中纤维素酶和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 刘亚芹,周汉琛,王辉,胡善国,黄建琴,雷攀登,李明智,李诗涵. 2020
[15]实现羊营养需要量模型化、计算机化──试论我国羊营养需要量研究的新目标. 卢德勋. 1997
[16]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分析. . 2016
[17]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基地管理中的应用. 姚善良,卞同洋,商中水,孙雪辉,周公顺. 2011
[18]计算机技术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玲. 2021
[19]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陈小娜,章程辉. 2008
[20]水生态因子与鳜的健康关系. 赖子尼,余煜棉,庞世勋,万俊杰,杨婉玲.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平欧杂种榛花芽分化与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张雪梅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花芽分化;激素;营养;基因调控
-
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作者:刘童;夏文君;彭小爱;卢茂昂;曹磊;张玲;何贤芳;朱玉磊
关键词:小麦;氮肥运筹;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特性;植株糖代谢
-
过表达PvARL8基因促进柳枝稷植株生长
作者:李雪;王慧;管聪;何君毅;张蕴薇
关键词:柳枝稷;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转基因;表型;独角金内酯
-
催化热解-金汞齐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调理剂中汞
作者:柴玮玮;李雪;何倩丽;石洪玮;王旭;毛雪飞
关键词:催化热解;金汞齐;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调理剂;汞
-
耐盐转基因大豆事件AtARA6-A001外源插入片段侧翼序列及其应用
作者:孙星邈;侯云龙;王英哲;关诗宇;邱红梅;张玲
关键词:大豆;转基因;侧翼序列;重测序;定性PCR检测
-
中国居民水产品食用消费量测算与分析
作者:李雪;高翔;赵蕾;刘聪;徐乐俊
关键词:水产品消费;食用消费量;大食物观
-
改性甘薯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许晶冰;杨世雄;张玲;高飞虎
关键词:甘薯淀粉;改性方法;结构;应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