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耐冷基因qCTS-9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玉静

作者: 郭玉静;陈祖武;董铮;李小湘;刘文强;郭梁;薛可欣;郑晓明;逄洪波;潘孝武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隆平分院;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稻;耐冷性;qCTS-9;核苷酸多样性;单倍型;驯化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4 年 25 卷 010 期

页码: 1748-17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qCTS-9是在多种苗期低温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的水稻耐冷基因,研究其耐冷优异单倍型及适应性进化模式,有利于为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利用116份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3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对qCTS-9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qCTS-9基因编码区内的14个SNPs组成了8种单倍型,其中的4个非同义SNPs组成3种功能单倍型,这3种功能单倍型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耐冷性差异,编码区的第1535 bp处SNP可能是qCTS-9基因的关键变异位点。对qCTS-9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后发现,相比于野生稻和粳稻,低温敏感籼稻Hap4单倍型材料中-1107 bp有一个SNP (G→A),导致该处的MYB识别位点缺失,这个自然变异可能与籼稻耐冷性下降相关。野生稻包含栽培稻中qCTS-9基因的大部分变异,但在编码区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中无独有的变异位点;从野生稻向籼粳分化的过程中,耐冷相关等位或突变被固定和扩展,进而增强了其区域适应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小麦TaDREB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陈吉宝,景蕊莲,员海燕,卫波,昌小平. 2005

[2]水稻落粒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宋颖娉,宋立明. 2015

[3]水稻种质资源及其在功能基因组中的应用. 余四斌,孙文强,王记林,黎志康. 2016

[4]水稻粒形调控基因的互作及其驯化研究进展. 朱业宝,江川,王金英. 2016

[5]水稻抗稻瘟病基因Bsr-d1的SNP区域在地方品种中的变异分析. 刘畅媛,孙一丁,马继琼,杨奕,汤翠凤,阿新祥,郭怡卿,许明辉. 2021

[6]水稻已克隆中胚轴伸长基因效应解析及优异单倍型鉴定. 刘金栋,王雅美,田媛媛,刘宏岩,孟云,叶国友. 2024

[7]浙江省水稻立枯丝核菌5.8S rDNA-ITS区间多样性. 邱海萍,毛雪琴,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14

[8]农家保护云南水稻地方品种基因多样性的历时变化. 崔迪,汤翠凤,马小定,余滕琼,阿新祥,张恩来,曹桂兰,徐福荣,戴陆园,韩龙植. 2014

[9]云南地方稻waxy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 马继琼,孙一丁,杨奕,王炎炎,许明辉. 2016

[10]基于NCⅡ遗传交配设计的籼稻抽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徐凯,郑兴飞,张红燕,胡中立,宁子岚,李兰芝. 2023

[11]水稻MKKs家族基因成员OsMKK4的不同等位基因型及自然变异对籽粒的影响. 刘建国,陈冬东,陈玉玉,易琴琴,李清,徐正进,钱前,沈兰. 2025

[12]贵州杂交水稻组合农艺性状与耐冷性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焦爱霞,谭金玉,陈能刚,黎小冰,阮仁超,陈惠查. 2016

[13]寒地水稻种质资源萌发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孙世臣,邹德堂,刘化龙,洛育,王敬国. 2007

[14]水稻苗期耐冷性研究进展. 罗世友,刘红安,邬文昌,幸胜平,肖叶青,陈大洲. 2006

[15]水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分析. 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5

[16]水稻生长后期耐冷性研究综述. 肖层林. 2004

[17]水稻耐冷性鉴定设施与应用. 李大林,杨庆,马文东,冯锡君,王翠,张献国. 2015

[18]水稻芽性状耐冷性的QTL分析. 巩迎军,阮雯君,荀星,董彦君,林冬枝,叶胜海,张小明. 2009

[19]2018年贵州省杂交籼稻区试组合的耐冷性鉴定. 黎小冰,陈惠查,谭金玉,李欢,阮仁超. 2019

[20]寒地水稻花培育种选择效率分析. 孙岩松,张淑华,张云江.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