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方式对吉杂375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一铭

作者: 马一铭;胡月;刘禹夫;于维;窦忠玉;张秀荣;曲祥春;闫鸿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种植密度;氮肥;产量;吉杂375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39-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完善高粱新品种吉杂375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吉杂37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10万、11万、12万、13万株/hm2)、不同施肥方式(底肥加氮肥、缓释长效复合肥),以期筛选吉杂375最适种植密度及最佳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吉杂375在10万~13万株/hm2密度范围内,产量呈上升趋势.底肥加氮肥施肥方式下,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缓释长效复合肥施肥方式下,产量随着缓释长效复合肥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本试验中,吉杂375最适种植密度为13万株/hm2,最佳施肥方式为复合肥+氮肥15 kg/666.7 m2和缓释长效复合肥40 kg/666.7 m2.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高粱吉杂137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悦,李伟,李继洪. 2020

[2]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辽杂1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辛宗绪,刘志,赵树伟,孔凡信,肖继兵. 2015

[3]2个适合机械化种植的高梁品种产量、光合特性及密植潜力比较.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李志华,邹剑秋. 2017

[4]种植密度对高粱食用杂交种辽杂1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汪由,王恩杰,王岩,杨立国. 2010

[5]种植密度对高梁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倪先林,陈国民. 2010

[6]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7]种植密度对高粱国窖红1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倪先林,陈国民. 2010

[8]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成穗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曹雄,梁晓红,黄敏佳,申登高,李占林. 2015

[9]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泸糯8号’产量的影响. 赵甘霖,倪先林,胡炯凌,陈国民,丁国祥. 2013

[10]旱地不同种植密度对中晚熟矮秆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贵锋,白文斌,赵建武,王金转,郑香萍,申慧勇. 2012

[11]种植密度对矮秆高粱品种绥杂7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12]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3]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4]简化施肥夏直播棉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 秦鸿德,荣义华,黄晓莉,胡爱兵,周家华,闫显会,李蔚,张贤红,李洪菊,杨国正. 2020

[15]辽西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国秋. 2014

[16]氮磷肥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刘孝成,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刘孝成,石书兵,赵广才. 2015

[17]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辽单527产量的影响. 陈长青,尤丹. 2011

[18]高寒地区芸豆氮肥与密度优化组合模式研究. 杨广东,胡尊艳,王强,孟宪欣,陈林祺. 2016

[19]高寒地区不同氮肥水平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广东,胡尊艳,刘玲玲,陈林祺. 2015

[20]两个高粱品种生长发育动态变化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研究. 姜艳喜,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敬涛,王雪洁,焦少杰,严洪冬,苏德峰,王黎明,宋嘉雯.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