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MFDC-6型稻茬麦半旋播种机设计与性能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朝苏

作者: 汤永禄;解立胜;黄钢;钟贵祥;吴春;程少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南区;稻茬麦;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1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789-7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西南地区稻茬小麦面临的粘湿生态环境和秸秆还田技术问题,进行了适宜播种机具的设计研制与性能试验。①研制的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由手扶拖拉机驱动,整机重量轻,动土量少,能耗低,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播种、施肥、盖种等工序,省工高效。作业时只对播种带进行浅旋开沟,种子撒落于播种沟内,泥土、根茬和碎草混合盖种,较好地解决了播种质量和稻草还田问题。②田间性能试验表明,无论稻草是否还田,2BMFDC-6型半旋播种机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播种效果。无稻草还田条件下,播种质量、产量和效益均显著高于SGTNB-180Z4/8型全旋机播和免耕人工撒播处理。稻草还田条件下则以"半喂入"收割机收获水稻并切割抛洒稻草的播种效果更好。③播种阶段耕层土壤含水量适宜范围25%~40%,适宜播种量120~180 kg/hm2、施氮量150~180 kg/hm2。

分类号: S223.25

  • 相关文献

[1]西南区应用的7个玉米骨干系与美国自交系的SSR标记分析. 赵小敏,柏光晓,任洪,杨雯竹. 2017

[2]基于关联度、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西南区玉米新组合评价. 范继征,石达金,吕巨智,唐国荣,程伟东. 2020

[3]西南生态区玉米生长逆境分析. 唐海涛,谢迎春,李祥艳,梅碧蓉,刘刚,康继伟. 2017

[4]中国西南区水域增殖放流回顾与对策研究. 叶志祥,张辉,吴金明,杜浩,杨海乐,邹巧林,危起伟. 2021

[5]西南区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刘战东,刘祖贵,王秀全,秦安振,南纪琴,肖俊夫. 2014

[6]稻田套播麦的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张山泉,陈川,庄春. 2003

[7]沿江地区稻茬麦少免耕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潘宝国,魏亚凤,顾志华,高小红,徐建军. 2014

[8]稻茬麦复式作业机精量施肥播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于川,王霜,夏敏,朱继平,刘正刚,周加宝,陈伟. 2019

[9]影响稻茬麦出苗的关键因子与应对措施. 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张斯梅,张传辉. 2011

[10]黄淮海南部稻茬麦少免耕机条播技术模式. 赵广才,朱新开,王法宏,周继泽,李洪文. 2014

[11]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稻茬麦草谷比及麦秸可收集系数的影响. 顾克军,顾东祥,张斯梅,许博,杨四军,张恒敢,张传辉,石祖梁. 2014

[12]播期和品种对沿淮晚播稻茬小麦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赵莉,何贤芳,都斌斌,刘泽,汪建来. 2021

[13]湖北省稻茬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邹娟,高春保,许贤超,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 2015

[14]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2024

[15]番茬麦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杨赞林,甘斌杰. 2001

[16]基于秸秆还田的稻茬小麦黄苗与死苗原因分析及对策.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杨四军,夏青春. 2017

[17]安徽沿淮地区稻茬小麦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曹承富,汪芝寿,孔令聪,汪建来. 2001

[18]施氮量对稻茬麦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及磷素平衡的影响. 石祖梁,顾东祥,顾克军,张传辉,杨四军,于建光,张斯梅. 2014

[19]鄂北地区中弱筋稻茬小麦品种筛选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鹏,张刚,陈斌,赵永平,邹娟,高春保. 2022

[20]麦稻轮作小麦化肥减量与有机替减对比增效试验. 王鹏,刘东海,张刚,张学江,何敏,赵以勤.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