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下红壤玉米关键生育期氧化亚氮排放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毅

作者: 宋毅;张璐;韩天富;申哲;李继文;李冬初;孟红旗;Ntagisanimana Gilbert;张会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红壤;玉米季;氧化亚氮排放;土壤pH;有机碳;反硝化酶活性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10 期

页码: 1794-18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红壤区玉米关键生育期氧化亚氮(N2O)的排放量及影响因素,为红壤区玉米季温室气体减排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典型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 1990 年,选取不施肥(CK)、氮钾化肥配施(NK)、氮磷钾化肥配施(NPK)3 个处理,监测玉米苗期、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N2O排放、温度和降雨量,测定了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和硝酸还原相关酶的活性.[结果]与CK相比,NK和NPK处理均显著提高了N2O累积排放量,NPK处理显著增加苗期N2O累积排放量,而NK处理显著提高了喇叭口期和灌浆期N2O累积排放量,但两个处理的玉米生育期N2O累积排放总量没有显著差异.从玉米苗期到成熟期,NK处理土壤pH整体呈下降趋势,降低了 17.8%,而CK和NPK处理无显著变化;CK、NK和NPK处理土壤有机碳(SOC)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较灌浆期升高了 15.2%、16.4%和 16.2%,NH4+-N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而NO3--N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NPK处理苗期土壤NO3--N含量显著高于NK处理,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均低于NK处理,NH4+-N含量全生育期均显著低于NK处理.从苗期到成熟期,各处理反硝化酶(DE)活性呈下降趋势,CK、NK处理的降幅(59.1%、66.9%)高于NPK处理(29.1%);各处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在喇叭口期最低,NK和NPK处理各生育期NR活性高于CK;亚硝酸还原酶各处理也在喇叭口期最低,CK和NK处理分别下降 33.4%和 76.2%,NPK处理较最大值降低 23.5%.Pearson分析结果表明,各生育期N2O累积排放量与生育期平均气温(TEM)、NO3--N、SOC和N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生育期累积降雨量(PCP)、pH和反硝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喇叭口期、灌浆期、成熟期与N2O累积排放量相关最显著的因素分别为pH、PCP、NR、SOC.[结论]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影响土壤N2O累积排放的主要因素不同,苗期为土壤pH,大喇叭口期为累积降雨量,灌浆期为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成熟期为土壤有机碳含量.酸性红壤上,施用化肥氮可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硝态氮和有机碳含量,进而显著增加N2O排放量.虽然长期施用氮钾肥与施用氮磷钾肥玉米生育期的N2O累积排放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施用氮磷钾肥显著提升苗期N2O排放量,而施用氮钾肥增加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N2O排放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2]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有机碳、氮和磷的影响. 夏文建,王萍,刘秀梅,余喜初,冀建华,李大明,刘光荣,李祖章,刘增兵,张丽芳,杨成春,李瑶. 2017

[3]长期施肥红壤矿物颗粒结合有机碳储量及其固定速率. 佟小刚,王伯仁,徐明岗,张文菊. 2009

[4]长期施肥下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张敬业,张文菊,徐明岗,黄庆海,骆坤. 2012

[5]长期施肥对红壤和潮土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佟小刚,徐明岗,张文菊,卢昌艾. 2008

[6]不同母质发育红壤上玉米生长与土壤pH、交换性铝、交换性钙的关系. 梁文君,蔡泽江,宋芳芳,周世伟,艾天成,徐明岗. 2017

[7]长期施肥下黑土碳氮和土壤pH的空间变化. 贾立辉,朱平,彭畅,张秀芝,李强,高洪军. 2017

[8]长期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李亚林,张旭博,任凤玲,孙楠,徐梦,徐明岗. 2020

[9]中国南方水稻土酸化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周晓阳,周世伟,徐明岗,Colinet Gilles. 2015

[10]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根际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钾素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李浩,柳开楼,万国湲,余喜初,叶会财,宋惠洁,胡丹丹,胡惠文. 2022

[11]施肥对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张旭博,徐明岗,林昌虎,张文菊. 2011

[12]长期不同管理措施下红壤剖面碳、氮储量变化特征. 徐虎,申华平,张文菊,王小利,蔡泽江,王伯仁. 2016

[13]不同垦殖方式下果园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罗旭辉. 2011

[14]长期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有机氮和有机碳的影响. 肖伟伟,范晓晖,杨林章,沈明星. 2008

[15]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易氧化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 杨金钰,刘骅,王西和,贾宏涛. 2014

[16]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17]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氨基糖积累特征. 陈香碧,唐海明,葛体达,何红波,胡建良,苏以荣,邓扬悟. 2019

[18]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有机碳、氮组分的分配与富集特征. 徐香茹,骆坤,周宝库,汪景宽,张文菊,徐明岗. 2015

[19]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解丽娟,王伯仁,徐明岗,彭畅,刘骅. 2012

[20]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特征. 秦鱼生,陈庆瑞,陈琨,涂仕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