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迁与南迁更替期九种夜蛾的种群结构与迁飞轨迹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森

作者: 郭森;李丽莉;吕素洪;崔洪莹;郭文秀;宋莹莹;于毅;门兴元;尹淑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迁飞;夜蛾;种群结构;轨迹分析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700-17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山东省地处粘虫Mythimna separat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夜蛾类害虫南北季节性迁飞的重要通道,研究明确夜蛾类害虫在山东省的迁飞规律对于害虫监测预警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21年7月11日-8月19日(害虫北迁与南迁更替期)在山东省莒南地区用高空灯对迁飞性昆虫进行了诱捕监测,分析了9种主要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银纹夜蛾Plusiaagnata、小地老虎Agrotisipsilon、黄地老虎Agrotissegetum、粘虫、二点委夜蛾Athelis lepigone、白条银纹夜蛾Argyrogrammaalbostriata)的种群动态,对雌蛾进行卵巢解剖并分析种群结构变化,结合高空气流解析迁飞轨迹。【结果】7月份西南季风为夜蛾向北迁飞提供了气流条件,7月下旬-8月上旬大约2周的时间内气流发生了快速转变,季风开始南下,为其提供了南迁气流条件,受高空气流的影响,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等9种夜蛾类昆虫均有明显的南北迁飞过程,大部分种类在北迁期以迁入种群和本地种群混合发生,在南迁期为外地远距离迁入虫源为主。【结论】充分表明了山东地区既是夜蛾类害虫的春夏繁殖区和东北地区的虫源地,又是从东北回迁虫源的越冬地和继续南迁的通道。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基于深度学习与特征可视化方法的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种成虫识别. 魏靖,王玉亭,袁会珠,张梦蕾,王振营. 2020

[2]昆虫迁飞随气流散布若干问题的商榷. 曹雅忠. 1997

[3]北京多普勒天气雷达上的昆虫回波分析. 张智,石广玉,张云慧. 2018

[4]步甲夜间迁飞的研究. 陈林,程登发,田喆,姜玉英,张跃进. 2008

[5]垂直监测昆虫雷达空中昆虫监测的初步应用. 乔红波,程登发,孙京瑞. 2007

[6]华北地区昆虫秋季迁飞的雷达观测. 程登发,徐广,翟保平,郭予元. 2001

[7]昆虫经山东省向南迁飞的种类及迁飞路线探讨. 宋海燕,李丽莉,张晴晴,宋莹莹,朱振国,卢增斌,于毅,门兴元. 2021

[8]迁飞昆虫的个体行为、种群动态及生态效应. 胡高,高博雅,封洪强,江幸福,翟保平,吴孔明. 2020

[9]昆虫迁飞过程中的定向行为. 封洪强,薛芳森,吴孔明. 2006

[10]我国昆虫雷达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张云慧,姜玉英,王健,谢爱婷,杨建国. 2017

[11]毫米波扫描昆虫雷达空中昆虫监测的初步应用. 陈林,程登发,孙京瑞. 2008

[12]草地螟迁飞活动的雷达观测. 陈瑞鹿,暴祥致,王素云,孙雅杰,李立群,刘继荣. 1992

[13]滇西甜糯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现状调查. 宋翼飞,吴孔明. 2020

[14]2008年桂北地区稻飞虱特大迁入事件分析. 齐国君,谢茂昌,梁载林,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2011

[15]福建省白背飞虱前期迁入虫源分析. 沈慧梅,孔丽萍,章霜红,张孝羲,翟保平. 2011

[16]滇东南富宁稻纵卷叶螟的迁入过程与虫源地分析. 沈慧梅,谌爱东,赵雪晴,尹艳琼,李向永,韦家贵. 2014

[17]2008年广西北部湾稻区稻飞虱初迁入过程分析. 沈慧梅,陈晓,胡高,程遐年,张孝羲,翟保平. 2011

[18]吉林省中西部棉铃虫发生规律及虫源分析. 孙嵬,程志加,赫思聪,苏前富,杨微,周佳春,高月波,雷有荣,王迪. 2020

[19]我国最早发现为害地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时间及其虫源分布. 陈辉,杨学礼,谌爱东,李永川,王德海,刘杰,胡高. 2020

[20]利用850hPa气流资料分析稻飞虱迁飞路径. 翟保平,陈庆华,汤金仪.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