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豆和麦/玉/豆体系中大豆的磷肥增产增效作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涛
作者: 周涛;徐开未;王科;黄蔚;张朝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套作;轮作;磷;产量;养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336-3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小麦/玉米/大豆旱地三熟模式是我国西南山丘区的主要旱作耕作模式,大豆作为该体系中改善土壤环境的核心作物,明确其增产、增效作用,可指导该体系的科学管理。【方法】于2012、2013年连续2年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小麦-大豆(单作)和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两种体系,设置5个不同磷水平处理(SP1、SP2、SP3、SP4、SP5),调查了大豆在与玉米共生期和玉米收获后的生物量变化,以及收获期籽粒产量、全株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1)玉米收获前大豆植株地上部生长率,单作为1.52 g/(m2·d),套作为1.18 g/(m2·d),单作比套作高28.8%;玉米收获后,大豆植株地上部生长率,单作为4.15 g/(m2·d),套作为5.60 g/(m2·d),套作显著高于单作34.9%。2)大豆籽粒产量套作平均比单作高20.3%。单作、套作大豆籽粒产量均随土壤磷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年平均产量最高均在SP4处理,套作为2923 kg/hm2,单作为2400 kg/hm2。SP4处理产量与SP2和SP3差异不显著,与SP1和SP5差异显著。3)收获期大豆籽粒氮、磷、钾含量套作高于单作,茎、荚含量套作低于单作;各部位的氮含量随土壤磷含量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磷、钾含量有随土壤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小麦+大豆种植带的植株氮、钾积累量,套作体系明显高于轮作体系,且随土壤磷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5)小麦+大豆种植带磷肥当季利用率随土壤磷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SP2、SP3、SP4、SP5处理套作体系比单作体系分别高44.6%、74.9%、66.9%、109.5%,平均高74.0%。【结论】套作大豆相比单作大豆具有产量和营养优势,套作大豆茎、荚氮、磷、钾养分相比单作大豆可更多地向籽粒转运,大幅提高其对磷肥当季利用效率。合理施用磷肥也可提高大豆产量。
分类号: S512.1`S513`S565.1
- 相关文献
[1]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月梅. 2012
[2]砂地小麦套作花生的产量优势及其与养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王秋杰,寇长林,王永歧,王兴仁,张福锁. 1999
[3]玉米/大豆带田大豆密度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南琴霞,温健,牛建彪. 2017
[4]套作模式下大豆品种与密度二因素试验分析. 赵志刚,罗瑞萍,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2010
[5]薯/豆套作模式下不同熟期大豆品种的生长补偿效应.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 2016
[6]平衡施肥对马铃薯-大豆套作系统中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王立明,杨如萍,董博,杨桂芳,张国宏,杨文钰. 2017
[7]早熟马铃薯套作大豆不同带幅比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郭天文. 2014
[8]马铃薯/大豆套作对3个大豆品种光合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陈光荣,杨文钰,张国宏,王立明,杨如萍,雍太文,刘卫国. 2015
[9]贵州玉米地轮(套)作光叶苕子的生产技术规程. 张钦,陈正刚,林海波,崔宏浩,朱青,于恩江,胡萍,宋兴香. 2015
[10]重庆高山地区烟草-萝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初报. 陆景伟,杨仕春,甘得军,王鹤冰,周娜,罗云米,陶伟林,曾志红. 2024
[11]仁怀高粱-马铃薯一年三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赵应,陈满静,任彦,任艳,姜昱雯,邵明波. 2025
[12]豆科和非固氮植物氮磷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彭昀月,彭慧元,韩文轩. 2017
[13]沼液施用量对象草N、P吸收利用效率和土壤N、P养分含量的影响. 吴飞龙,叶美锋,林代炎,翁伯琦. 2011
[14]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5]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6]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17]粮油多熟制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叶天承,陈惠哲,向镜,张义凯,王亚梁,王志刚,熊家欢,孙凯旋,高义卓,张玉屏. 2023
[18]黑土实施免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桂玉,张晓平,范如芹,梁爱珍,黄丹丹,杨学明. 2015
[19]河西荒漠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伟,孙建好,赵建华. 2012
[20]不同肥料配施根瘤菌剂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迎春,丁素荣,周学超,生国利,刘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用量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配施对设施番茄土壤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许泽华;马军;李百云;郭鑫年;邢润东;周涛
关键词:番茄;有机肥;生物菌剂;土壤;品质
-
荷斯坦奶牛初乳与常乳代谢物差异分析
作者:周涛;付力立;罗正中;马莉;杜振隆;姚学萍;沈留红;余树民;严作廷;曹随忠
关键词:奶牛;代谢组学;牛初乳;牛常乳;代谢物
-
奶牛酮病早期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振隆;罗正中;周涛;曹随忠;严作廷
关键词:奶牛;酮病;机器学习;代谢组学;疾病预警
-
宁夏农田土壤有机碳特征及提升机理研究
作者:周涛;郭鑫年;李百云;许泽华;邢润东
关键词:有机碳;腐殖质碳;提升机制;宁夏农田土壤
-
宁夏不同生态类型区土壤养分状况比较分析
作者:李百云;许泽华;郭鑫年;周涛
关键词:土壤养分;生态类型区;土壤类型;比较;宁夏
-
基于"宁芯3号"基因组育种芯片和机器学习的大黄鱼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作者:赵吉;冯苗胜;柯巧珍;王家迎;江汀森;吴雄飞;彭士明;白玉麟;沈伟良;周涛;濮菲;徐鹏
关键词:大黄鱼;宁芯3号;种质鉴定;机器学习
-
宁夏土壤质地类型及剖面构型的空间分布规律
作者:周雷;曲潇琳;周涛;马常宝;李建兵;龙怀玉;徐爱国;张认连
关键词: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土壤剖面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