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德局

作者: 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真菌多样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科技

ISSN: 0253-2301

年卷期: 2024 年 55 卷 004 期

页码: 17-24

摘要: 为明确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动态和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双孢蘑菇栽培基质的二次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变化,并探究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4个发酵阶段真菌分类单元(OTU)总数999个,包含10个门、26个纲、56个目、126个科、240个属和403个种,其中嗜热链球菌属(12.72%~42.63%)、unclassified_f__Sordariaceae(0.12%~31.63%)、念球菌属(1.30%~17.32%)、曲霉属(2.57%~8.98%)、青霉属(2.88%~9.76%)和丝壳属(0.89%~4.18%)等属真菌占主导地位。发酵过程中,嗜热链球菌属、念球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等属丰度在发酵的早、中期呈上升趋势,后期下降;嗜热链球菌属和青霉属真菌相对丰度于发酵中期达到高峰。氨气排放与堆体温度为发酵终点关键指标,冗余分析真菌群落与氨气排放和堆体温度的相关性表明,嗜热链球菌属、青霉属和念球菌属丰度与发酵温度和氨气排放呈正相关,其丰度越高,二次发酵周期短且发酵质量优。

分类号: S646.11

  • 相关文献

[1]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二次发酵过程细菌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陈德局,陈梅春,蓝江林,王阶平,张海峰. 2024

[2]高海拔地区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隧道设计、建造与应用. 任爱民,张德宝,朱子雄,耿新军,王晓巍. 2022

[3]三种有机磷农药在双孢蘑菇及其栽培基质中的残留动态. 张其才,饶钦雄,汤倩倩,陈珊珊,刘星,宋玮,关舒会,王献礼,宋卫国. 2020

[4]双孢蘑菇栽培基质中线虫分离方法评价. 贾培松,贾文捷,罗影,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王艺华,温切木·阿布列孜,魏鹏. 2022

[5]次发酵提取茶皂素的方法研究. 王文杰,陈长庚,张必桦,黄建琴,吴新荣,徐奕鼎,方吴云,王烨军,雷攀登,吴琼. 2014

[6]玉米芯栽培褐蘑菇高产高效模式研究. 贾小宁,万鲁长,郭立忠. 2010

[7]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蔡为明. 2016

[8]桉树皮作为主料的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王灿琴,韦仕岩,吴圣进,覃晓娟,陈雪凤,吴小建. 2020

[9]富锌富硒有机茶面包研制. 任廷远,安玉红. 2009

[10]不同发酵型乳酸菌在饲料青贮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张晓庆,樊丽娟. 2008

[11]添加不同有机废弃物对餐厨垃圾机器堆肥二次发酵的影响. 李华刚,解帅帅,刘铮,刘欣宇,张铭轩,魏芯蕊. 2023

[12]二次发酵提取茶皂素的方法研究. 王文杰,陈长庚,张必桦,黄建琴,吴新荣,徐奕鼎,方吴云,王烨军,雷攀登,吴琼. 2014

[13]日本青贮饲料的生产与防止二次发酵的技术. 高国臣,齐宝林. 2005

[14]石榴起泡酒二次发酵工艺优化. 王超萍,李超,朱双全,丁燕,魏彦锋,蒋锡龙. 2020

[15]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对棕榈粕-豆粕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毛方华,陈倩倩,史怀,刘国红,郑回勇,张海峰. 2025

[16]兰科植物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刘准,陶刚,刘作易,朱英. 2013

[17]红椎林中正红菇生境的土壤肥力及真菌多样性特征. 任奎瑜,赵久成,郭霜,王帅帅,张传进,庞师婵,杨尚东. 2020

[18]杀菌剂和肥料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陈哲,黄静,赵佳,梁宏. 2019

[19]新疆哈萨克族传统风干肉中真菌多样性分析. 王俊钢,李宇辉,刘成江,郭安民,岳建平. 2021

[20]基于DNA高通量测序分析生料酿醋过程中的真菌多样性. 张永杰,崔宁波,张丽珍,甄晓君,柳青山.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