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差异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学昆

作者: 张学昆;陈洁;王汉中;李加纳;邹崇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耐湿性;产量构成;含油量;蛋白质含量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07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204-2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9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室内进行发芽种子水淹和春季田间模拟湿害条件下,研究油菜对湿害胁迫的耐湿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系)对湿害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发芽种子湿害胁迫后,耐湿品种中双8号和中双9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表现为发芽湿害处理后活力指数、成苗率、相对苗长、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重等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田间湿害后单株有效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粒重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且千粒重显著提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变化不显著。不耐湿的品种如GH01等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苗重、单株粒重、每角粒数含油量等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发芽种子耐湿活力指数与花期田间湿害后的产量性状耐湿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油菜籽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种子胚与母体植株QTL定位. 许剑锋,龙艳,吴建国,赵志刚,徐海明,温娟,孟金陵,石春海. 2014

[2]油菜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梅德圣,张垚,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9

[3]不同耐湿基因型甘蓝型油菜苗期对缺氧胁迫的生理差异响应. 张学昆,范其新,陈洁,李加纳,王汉中. 2007

[4]甘蓝型油菜耐湿性初步评价和主成分分析. 李浩杰,张锦芳,蒲晓斌,蒋俊,牛应泽,蒋梁材. 2011

[5]甘蓝型油菜与蔊菜属间杂种后代的苗期耐湿性综合评价. 涂玉琴,汤洁,涂伟凤,戴兴临,张弢. 2015

[6]甘蓝型油菜发芽种子耐湿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丛野,程勇,邹崇顺,张学昆,王汉中. 2009

[7]甘蓝型油菜对田间模拟湿害胁迫的生理响应. 张雪花,蒲晓斌,张锦芳,蒋俊,柴靓,蒋梁材. 2013

[8]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 柴靓,蒲晓斌,张锦芳,蒋俊,崔成,张雪花,蒋梁材. 2016

[9]菜籽粕筛分质量探究. 何波,陈荣,陈小媚,王薇. 2002

[10]油菜收获时间与方式对菜籽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金梅,吴崇友,汤庆. 2016

[11]中国花生种质核心收集品的建立. 姜慧芳,廖伯寿,段乃雄,任小平. 2004

[12]河南省花生地方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及育种利用策略. 黄冰艳,张新友,董文召,臧秀旺,苗利娟,刘华,高伟,韩锁义,汤丰收. 2012

[13]甘蓝型油菜黄籽突变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于,王伏林,刘仁虎. 2017

[14]白芝麻籽粒油脂、蛋白质及芝麻素含量QTL定位分析. 吴坤,吴文雄,杨敏敏,刘红艳,郝国存,赵应忠. 2017

[15]大豆航天育种的初步研究. 王岚,王连铮,孙君明,赵荣娟. 2012

[16]基于近红外模型的芝麻核心种质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变异分析. 刘盼,张艳欣,黎冬华,王林海,高媛,周瑢,张秀荣,魏鑫. 2016

[17]甘蓝型油菜不同含油量品系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积累差异性研究. 万林生,孙红芹,倪正斌,严国红,孙明法,周汝琴. 2017

[18]两种环境下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差值QTL分析. 李超,李波,曲存民,阎星颖,付福友,刘列钊,谌利,李加纳. 2011

[19]甘蓝型油菜高芥酸材料的筛选与评价. 陈静,饶勇,肖华贵,杨斌,李超. 2011

[20]油菜N13和N18上含油量QTL作图区间相关候选基因克隆. 邵珏,汪义龙,邵玉锁,曹明富,赵坚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