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橡胶无性系茎围生长的表型稳定性及遗传增益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PAULO DE SOUZA GONCALVES

作者: PAULO DE SOUZA GONCALVES;田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茎围生长;表型稳定性;遗传增益

期刊名称: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ISSN: 1009-1726

年卷期: 2012 年 09 期

页码: 1-3

摘要: 重点就7个橡胶无性系在巴西圣保罗高原地区5个不同植胶环境中茎围生长的表型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茎围长度为植株定植后第6年的测定值。5个试验点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性系在该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而且变异成分中地点(线性)及无性系×地点(线性)效应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这表明各植胶环境中无性系在该性状上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可预测性。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无性系GT1在该性状上稳定性高,适应性强,在各种不同环境下都具有较好表现。无性系PB235及IAN873在该性状上尽管均具有明显的线性预测效果,但前者适宜在有利条件下生长,后者则可适应较差环境。此外,若按选择强度0.82对参试无性系进行选择,则预期的遗传增益为5.55cm,较之无性系总平均值提高15.26%。

分类号: S794.1

  • 相关文献

[1]几个橡胶无性系茎围生长和干胶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 Paulode Souza Goncalves,田郎. 2011

[2]巴西橡胶树几个苗期性状的选择及遗传增益. Paulo de Souza Goncalves,田郎. 2013

[3]橡胶树热研7-33-97不同杂交组合子代早期鉴定研究. 张源源,高新生,张晓飞,黄肖,李维国. 2015

[4]混合选择对甘蓝型油菜群体产量及品质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魏忠芬,张太平,李德文,王军. 2014

[5]轮回选择对玉米沈综(C_0、FC_2)群体的产量组成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姚占军,杨小平,赵延明. 2001

[6]改良S_1选择法对12个玉米群体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孙峰成,冯勇,付增娟,苏二虎,张来厚,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李美娜. 2014

[7]DeltaGen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马甜甜,罗东文,JAHUFER Mohamed zain zulfiqhar,骆凯,李洁,张吉宇. 2019

[8]对玉米人工合成群体遗传性状改良效果的研究. 杜鸣銮,徐世昌,纪明山,陈景堂. 2002

[9]S_1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阚帅帅,刘志鹏,张林,王建军,王振华,李新海. 2011

[10]混合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刘志鹏,雍洪军,李新,张德贵,李明顺,张世煌,王振华,李新海. 2011

[11]中群21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增益分析. 金振国,魏国才,高利,孙艳杰,石运强,邵勇,南元涛,史淑春. 2018

[12]西南春玉米MCO-3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增益分析. 邱贵兰,李燕,李红梅,何立群,胡美琳,赵后娟,杜林,李晓叶,吴元奇,马孝玲,唐海涛. 2023

[13]遗传改良对中国华北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的贡献. 谢振江,李明顺,徐家舜,张世煌. 2009

[14]糖能兼用甘蔗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与改良效果的分析. 王伦旺,杨荣仲,杨丽涛,李翔,黄海荣,经艳,邓宇驰,谭芳. 2015

[15]沈综玉米群体植株性状改良效果研究. 杨彦忠,杜鸣銮. 2010

[16]依据种实形质性状对红松种子园无性系评价. 杨圆圆,张金博,徐广金,徐柏松,孙丽娟,冯健. 2024

[17]中国橡胶树割制改革30年. 许闻献,曾庆,黄文成. 2000

[18]巴西橡胶树种子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动态. 邱德勃,陈春满,谢石文,罗丽娟,邱德勃,谢石文. 2001

[19]橡胶树COP9家族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吴绍华,张世鑫,邓小敏,陈月异,田维敏. 2019

[20]三种天然橡胶树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黄炎,郭庆水,徐立新,陈守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