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多酚氧化酶基因Ppo-A1和Ppo-D1位点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义文
作者: 黄义文;代旭冉;刘宏伟;杨丽;买春艳;于立强;于广军;张宏军;李洪杰;周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穗发芽育种;多酚氧化酶;Ppo-A1b等位变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2080-20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Ppo-A1和Ppo-D1是控制小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的关键基因。有报道PPO活性与穗发芽抗性有关,但Ppo-A1和Ppo-D1位点不同等位变异对穗发芽抗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248份我国主栽小麦品种3年发芽指数,结合Ppo-A1和Ppo-D1位点等位变异分型结果,研究两个位点不同等位变异及其等位变异组合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发芽指数主要受年份、Ppo-A1位点和Ppo-A1×Ppo-D1互作共同影响。在Ppo-A1位点,携带低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b的小麦品种发芽指数显著低于携带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a的品种,平均发芽指数相差5.22%;相反,在Ppo-D1位点携带低PPO活性等位变异Ppo-D1a品种的发芽指数高于携带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D1b的品种,但差异不显著。在4种等位变异组合中, Ppo-A1bPpo-D1b组合类型品种的发芽指数最低。上述Ppo-A1位点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在轮选13×济麦20 F2及F2:3分离群体中得到验证。PPO活性和Ppo-A1相对表达量均与发芽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Ppo-A1b等位变异的分子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穗发芽抗性辅助选择。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黄正来,乔玉强,马传喜,司红起,蔡华,夏云祥. 2009
[2]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分析. 吴纪中,蔡士宾,颜伟,吴小有,张仙义. 2012
[3]小麦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杨凤萍,梁荣奇. 2007
[4]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感染根腐叶斑病前后生化特性的研究. 马奇祥,何家泌. 1992
[5]252份墨西哥CIMMYT小麦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差异及品种筛选. 赵竹,赵斌,赵莉,万映秀. 2008
[6]小麦抗条锈基因Yr69的连锁标记开发. 杨文静,乔麟轶,李欣,郭慧娟,陈芳,张树伟,常利芳,贾举庆,畅志坚,张晓军. 2022
[7]2个小麦品种的遗传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筛选. 刘妍,田蓉蓉,王天佑,刘凤楼,亢玲,刘生祥,张晓岗,刘萍,王掌军. 2017
[8]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 韩玉洲,张勇,杨阳,顾正中,吴科,谢全,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 2021
[9]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系)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Glu-A3d和Glu-B3g的分子检测. 杨雪峰,宋维富,张延滨,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6
[10]部分新疆小麦材料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分布规律研究. 芦静,刘娜,梁晓东,周安定,曹俊梅,张新忠,李建疆,曾潮武,黄天荣,高永红,吴新元. 2012
[11]小麦四个抗白粉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李玮,宋国琦,张迎迎,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高洁,李根英. 2024
[12]黄淮南部麦区小麦品种赤霉病抗性的快速改良. 张煜,韩留鹏,李正玲,常莹莹,张弯弯,昝香存,许为钢,胡琳. 2023
[13]利用Fhb1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法改良黄淮冬小麦赤霉病抗性. 代旭冉,黄义文,李腾,邓云,苏研,买春艳,于立强,于广军,李辉利,刘宏伟,杨丽,周阳,张宏军,李洪杰. 2021
[14]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小麦抗白粉病及优质基因聚合体. 吕学莲,白海波,惠建,董建力,蔡正云,段敦亮,李树华. 2017
[1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 高月,郭秀林,赵敏,李国良. 2022
[16]东北春麦区小麦品种(系)Bx7亚基超量表达基因(Bx7~(OE))的分子检测. 宋维富,杨雪峰,张延滨,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7
[17]利用Fhb1基因功能标记选择提高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 宿振起,柏贵华,张旭,马鸿翔,李腾,邓云,买春艳,于立强,刘宏伟,杨丽,李洪杰,周阳. 2018
[18]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13及Pm4累加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刘景芳,张增艳,陈孝,刘曼西,谢皓,辛志勇. 2002
[19]中国小麦品种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鉴定与溯源. 朱展望,徐登安,程顺和,高春保,夏先春,郝元峰,何中虎. 2018
[20]回交转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抗赤霉病小麦新种质. 李正玲,韩留鹏,赵明忠,齐学礼,张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有机替代下盐碱土团聚体速效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作者:顾鑫;王丽娜;任翠梅;杨丽;李娜;宋敏超;王迪
关键词:有机物料;盐碱土;土壤团聚体;速效养分;化学计量比
-
杏与扁桃属间远缘杂交后代的SSR标记亲子鉴定
作者:张俊环;张美玲;杨丽;姜凤超;王玉柱;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杏;扁桃;远缘杂交;SSR标记;亲子鉴定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氨挥发;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
杏光合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主效基因挖掘
作者:姜凤超;杨丽;张俊环;张美玲;于文剑;孙浩元
关键词:杏;F1群体;光合性状;遗传变异;QTL定位
-
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研究
作者:李玉东;谭德水;李子双;李洪杰;张灵菲;马垒;刘兆辉
关键词:长期定位;控释氮肥;作物产量;土壤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