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黑鲈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及3个群体的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傅建军
作者: 傅建军;龚雅婷;朱文彬;强俊;张林兵;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卫星;多重PCR;遗传分析;大口黑鲈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09 期
页码: 1514-15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展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种质评估和遗传分析提供便捷的研究手段,试验筛选了扩增效果好、具有多态性的18个微卫星位点,构建了6组3重PCR体系.随后将多重PCR体系应用于大口黑鲈3个群体(美国群体USA、"优鲈1号"YLO和杂交子代HYB)的遗传分析.结果显示,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介于3-14、1.622-5.841、0.333-0.806、0.385-0.833和0.361-0.810,其均值分别为7.722、3.056、0.577、0.626和0.579.剔除2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的分析显示,YLO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HYB的平均观测杂合度最高(Ho= 0.743),其余多态性指标均在USA中呈现最高值.USA与YLO间的Nei's遗传距离最远(0.362),HYB与USA和YLO间的Nei's遗传距离分别为0.112和0.179.两两群体间均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其中USA与YLO间遗传分化水平最高(FST=0.209).基于等位基因频率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USA和YLO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结构,而HYB呈现出不同的遗传来源.主成分判别分析的散点图显示,不同群体来源的个体能获得较有效区分,HYB分布介于USA和YLO的区域之间.研究表明,试验构建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涉及位点具有较高多态性,并能有效应用于大口黑鲈的群体遗传分析,可为其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微卫星DNA标记筛选. 樊佳佳,白俊杰,李小慧,何小平,何小燕,李胜杰,叶星,吴立新. 2009
[2]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 樊佳佳,白俊杰,叶星,李胜杰,何小燕. 2009
[3]大口黑鲈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成飞,谢汶峰,胡婕,董浚键,田园园,吴灶和,叶星. 2019
[4]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群体和“优鲈1号”群体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遗传和生长性能比较. 周家辉,李胜杰,姜鹏,孙雪,韩林强,白俊杰. 2020
[5]大口黑鲈选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李镕,白俊杰,李胜杰,卢建峰,李小慧,刘楚吾. 2010
[6]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3个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樊佳佳,白俊杰,李胜杰,马冬梅,姜鹏. 2019
[7]鲢微卫星标记的荧光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其应用. 李小芳,程晓凤,王生,段辛斌,汪登强,陈大庆. 2012
[8]基于微卫星标记的花鲈亲子鉴定技术. 范嗣刚,黄皓,王鹏飞,赵超,闫路路,邱丽华. 2023
[9]中国对虾微卫星四重PCR技术的建立及其在模拟放流效果评估方面的应用. 李伟亚,王伟继,孔杰,金显仕,阮晓红,罗坤. 2012
[10]小型猪微卫星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公维华,张宁波,程佳月,杨述林,黄宏刚,冯书堂,王爱德,甘世祥,李奎. 2009
[11]基于微卫星多重PCR的黄鳝亲子鉴定技术. 鲁弘毅,田海峰,胡乔木,李忠. 2023
[12]大菱鲆亲子鉴定的微卫星多重PCR技术建立及应用. 苗贵东,杜民,杨景峰,徐营,樊廷俊,陈松林. 2011
[13]基于微卫星多重PCR技术的长鳍吻鮈亲子鉴定. 陈亮,汪登强,何勇凤,吴兴兵,朱永久,朱挺兵,王亚龙,杨德国. 2017
[14]微卫星多重PCR在水生动物亲权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张博,宋文平. 2012
[15]8个亚洲水牛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王冬蕾,常洪,杨军香,张桂香,王志刚,于波,廖信军,宋卫涛,韩旭,宋光明,王均辉,李荣岭. 2007
[16]长江草鱼多态微卫星位点的分离及后备亲鱼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范玉顶,张燕,汪登强,孟彦,徐进,曾令兵. 2010
[17]微卫星标记在动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张正义,邢秀梅,胡鹏飞,刘松啸,董依萌,鞠贵春. 2017
[18]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加儿,许晓娟,刘匆,区又君. 2009
[19]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关胜军. 2010
[20]嫩化时间对大口黑鲈半成品品质的影响. 鉏晓艳,邹开封,叶丽秀,王俊,王伟琼,熊光权.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鳙长江中下游群体的D-loop序列遗传分析
作者:傅建军;朱文彬;罗明坤;王兰梅;董在杰
关键词:鳙;线粒体DNA;D-loop序列;种群多样性;遗传分化
-
不同体色锦鲤自交及红白♀*福瑞鲤2号♂杂交子代的生长与形态分析
作者:郭珺;陈小玉;史秀兰;罗明坤;林凯;董在杰
关键词:锦鲤;福瑞鲤2号;生长;形态
-
不同人工孵化模式对青海湖裸鲤孵化效果的影响
作者:魏盼盼;丰朝晖;俞录贤;祁洪芳;董在杰
关键词:
-
套养池塘主要养殖阶段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作者:傅建军;安睿;朱文彬;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关键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RDA分析
-
氨氮胁迫对大口黑鲈幼鱼组织结构、酶活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魏孟申;郑涛;路思琪;强俊;陶易凡;李岩;徐跑
关键词:氨氮胁迫;抗氧化;免疫;肠道微生物;大口黑鲈
-
基于D-loop序列和微卫星标记的4个黄颡鱼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作者:李兵部;傅建军;陶易凡;强俊;徐跑
关键词:黄颡鱼;微卫星标记;D-loop序列;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
-
饲料中添加串叶松香草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作者:胡颂钦;林艳;史秀兰;迟长虹;严盈;缪凌鸿;董在杰
关键词:团头鲂;串叶松香草;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