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粒级结构组成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胜男

作者: 李胜男;熊丽萍;彭华;余丽;纪雄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洞庭湖;叶绿素a;粒级结构;浮游藻类;通江湖泊

期刊名称: 湖泊科学

ISSN: 1003-5427

年卷期: 2020 年 005 期

页码: 1508-151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不同粒径大小浮游藻类的养分吸收速率、沉降特性和能流方向等都不相同,浮游藻类生物量的粒级组成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通江湖泊浮游藻类粒级组成演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对东洞庭湖进行了年度采样调查,研究了不同粒级浮游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洞庭湖浮游藻类叶绿素a总浓度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布差异;季节上表现为夏季(22.43μg/L)>秋季(16.95μg/L)>春季(11.69μg/L)>冬季(3.28μg/L),空间上表现为北部湖区(26.12μg/L)>南部湖区(15.81μg/L)>东部行洪道(5.88μg/L).纳微型藻(3~20μm)是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其在冬季优势度最高,为68.0%;春季开始,超微型藻(0~3μm)的贡献量逐渐增加,到夏季达到最高值,为42.1%;粒径最大的微型藻(>20μm)占比最低,全年平均占比16.2%. RDA限制性排序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浮游藻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趋势相同,但适应能力不同;温度、水位、营养盐和pH等是影响东洞庭湖浮游藻类粒级结构的重要因素.

分类号: X173%X143

  • 相关文献

[1]獐子岛海域冬季分级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吴文广,张继红,刘毅,王巍. 2018

[2]獐子岛及邻近海域秋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吴文广,张继红,刘毅,王巍,蔺凡. 2018

[3]三疣梭子蟹不同养殖模式池塘叶绿素a的变化特征及粒级结构. 孙忠,王跃斌,陆建学. 2012

[4]凡纳滨对虾大水面高盐养殖水体叶绿素a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孙怡茹,张继红,吴文广,杜彦秋,孙威,冯旭,康秦梓,孔杰. 2024

[5]安徽三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赵秀侠,卢文轩,梁阳阳,李静,方婷,杨坤,高娜. 2021

[6]通江湖泊石臼湖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其季节变化. 贺婉路,刘鹏飞,詹政军,徐东坡,任泷,匡箴,景丽. 2021

[7]东洞庭湖长江江豚及其与鱼类资源相关性. 王崇瑞,索纹纹,蒋国民,李昊旻,梁志强,杨鑫,袁希平,李鸿,廖伏初,葛虹孜,张辉,伍远安. 2019

[8]基于水声学方法的东洞庭湖鱼类空间分布和资源量评估. 谢意军,王珂,郭杰,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 2016

[9]禁渔初期东洞庭湖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密度变化. 贾春艳,王珂,李慧峰,高雷,杨浩,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 2022

[10]东洞庭湖总磷浓度时空变化与污染成因分析. 吴丁,方平,李照全,刘淑军,庄琼华,王波. 2023

[11]基于水声学的东洞庭湖鱼类资源时空分布与资源量评估. 贾春艳,段辛斌,杨浩,郭杰,李慧峰,刘绍平,陈大庆,王珂. 2022

[12]海南省琼海市·万宁市养殖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 朱为菊,费小雯,李亚军,邓晓东. 2017

[13]浅谈浮游藻类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 辛思洁,叶菁,王义祥. 2018

[14]大水面控养条件下水葫芦与浮游藻类间的相互作用. 徐寸发,刘海琴,徐为民,秦红杰,闻学政,张迎颖,张志勇. 2016

[15]光合细菌强化对精养鱼塘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巧玲,李谷,陶玲,李晓莉,林玉良,姚延丹. 2010

[16]两种深度养殖池塘水质和浮游藻类多样性分析. 赵旭斌,王广军,郁二蒙,龚望宝,余德光,谢骏. 2010

[17]不同饵料培养基对克氏原螯虾池塘浮游藻类及水质的影响. 张萍,周鑫,秦伟,柏爱旭. 2014

[18]富营养化湖泊规模化种养的水葫芦与浮游藻类的相互影响. 周庆,韩士群,严少华,宋伟,黄建萍. 2012

[19]浅谈浮游藻类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 辛思洁,叶菁,王义祥. 2018

[20]绥阳县不同功能型水库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吕振宇,刘伟,郑羽晨.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