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WU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扬

作者: 周扬;刘薇;孙石;韩天富;侯文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再生;丛生芽;农杆菌介导转化法;WUS基因;同源异型结构域;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15 年 06 期

页码: 707-7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WUS基因在植物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初步了解GmWUS的功能,基于已公布的大豆基因组数据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mWUS和AtWUS蛋白在酸性区域存在较大差异,而其他结构域较保守。从大豆茎尖克隆到GmWUSa的全长序列,该基因亚细胞表达定位于细胞核,表明它可能是一种同源异型域转录因子。qPCR检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GmWUS的表达变化,发现GmWUSa和GmWUSb表达量均随萌发天数上升,但GmWUSa在后期表达量下降。丛生芽诱导期间,子叶节处GmWUS的表达呈现出一种先增后减的近似周期规律,表明GmWUS可能参与了丛生芽的分化和再生。比较GmWUSa和GmWUSb的...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WUS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周扬,刘薇,孙石,韩天富,侯文胜. 2014

[2]大豆再生相关基因GmWUS 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周扬,刘薇,孙石,韩天富,侯文胜. 2014

[3]大豆品种合丰25体细胞胚发生条件的优化. 李宁辉,徐鹏飞,范素杰,吴俊江,李文滨,王萍,王欣,姜良宇,王金生,张淑珍. 2011

[4]紫花苜蓿盐诱导HD-Zip类转录因子MsHB2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李明娜,龙瑞才,杨青川,沈益新,康俊梅,张铁军. 2014

[5]反义RNA介导GmFAD2-1B基因沉默增强大豆种子中油酸的高效累积. 杨静,邢国杰,牛陆,贺红利,杜茜,郭东全,袁英,杨向东. 2017

[6]转基因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肖军,任志莹,杨涛,杨立国. 2007

[7]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孙传波,郭嘉,袁英. 2014

[8]转异质型ACCase复合基因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 王伏林,吴关庭,郎春秀,刘仁虎. 2017

[9]逆境相关转录因子DREB2A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刘艳芝,韦正乙,邢少辰,谭化,王中伟,董英山. 2007

[10]金钗石斛叶艺性状保持及丛生芽增殖研究. 杨澜,刘鹏飞,王爱华,许红娟,谢双萍,陈之林. 2016

[11]金线莲组培苗生根培养基配方及移栽基质探究. 申刚,刘荣,罗晓青,张显波. 2015

[12]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罗晓青,蒙秋伊,查兰松,张志勇,卢加举. 2012

[13]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 罗晓青,申刚,蒙秋伊,张显波,查兰松. 2014

[14]硼酸诱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新方法. 李海芬,刘庆梅,杨光宇,王洋,岳娜,胡倩倩,孟祥勋. 2011

[15]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司亮,谭魏,尤海波,孙伟. 2009

[16]大麦单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何婷,陆瑞菊,高润红,郭桂梅,黄亦辰. 2014

[17]杂交构树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田瑞,黄咏明,卢素芳,徐爱春,戴永红,龚艳,秦仲麒. 2019

[18]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张书萍,白石,陈丽静. 2008

[19]花生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徐平丽,张传坤,单雷. 2006

[20]两种胡萝卜外植体无性系培养比较研究. 陈磊,管长志,尹立荣,付任胜,夏时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