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表达大豆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基因GmIPMDH促进植株开花和生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薇

作者: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徐冉;王彩洁;张彦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GmIPMDH;开花期;株高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4 年 50 卷 003 期

页码: 613-6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isopropylmalate synthase,IPMS)和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isopropylmalate dehydrogenase,IPMDH)是亮氨酸生物合成中的重要限速酶,但二者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鲜有报道.本研究对拟南芥AtIPMDH2基因在大豆中的同源基因GmIPMDH进行了克隆和分析.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Iso_dh亚家族保守结构域,且启动子中含有大量的光反应元件及激素应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大豆叶片中GmIPMDH的表达量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逐渐升高.对GmIPMDH进行了烟草的异位表达和大豆的过量表达,表型分析发现GmIPMDH的过量表达显著提前了烟草和大豆的开花时间,且株高和节数均显著增加.转录组分析显示,GmIPMDH过量表达大豆叶片中的若干开花相关基因及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推测 GmIPMDH 可能通过赤霉素合成通路参与赤霉素介导的植物开花诱导和株型调控.本研究首次阐明了 GmIPMDH 在开花期调控中的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GmIPMDH调控大豆开花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多效唑对百合生长的影响. 龙江,陈敏,桂敏. 2013

[2]应用中国和欧洲油菜建立的双二倍体群体对3个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以及与环境的互作分析(英文). 赵坚义,Heiko C.Becker,丁厚栋,张尧锋,张冬青,Wolfgang Ecke. 2005

[3]基于温热BC1群体的农艺性状QTL定位. 单娟,崔良国,韩志景,都森烈,曹冰,李翠兰,汪黎明,姚国旗. 2013

[4]外源α-萘乙酸对花期干旱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邢兴华,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卞能飞,王幸. 2018

[5]两个大豆开花期QTL定位及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分析. 王涛,杨春燕,赵青松,闫龙,肖付明,智海剑,张孟臣. 2013

[6]不同地理来源MGⅢ组大豆品种生育期结构分析及E基因型鉴定. 江红,孙石,宋雯雯,吴存祥,武婷婷,胡水秀,韩天富. 2018

[7]利用目标区段剩余杂合系进行大豆开花期QTL的验证和精细定位. 苏成付,卢为国,赵团结,盖钧镒. 2010

[8]大豆开花期性状QTL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王彩洁,徐冉,戴海英,张彦威. 2022

[9]大豆品种齐黄34广适性的遗传分析. 刘薇,王玉斌,李伟,张礼凤,王彩洁,徐冉,戴海英,张彦威. 2023

[10]中国和日本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开花期的QTL分析. 丛花,王宏飞,章艳凤,严勇亮,张正,高桥良二,许东河. 2010

[11]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开花期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宋晓宇,毛婷婷,王立伟,刘丽凤,李晓那,孙石,韩天富. 2018

[12]NaCl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商蕾,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10

[13]大豆主茎节数、节间长度遗传分析及与株高关系研究. 闫昊,王博,刘宝泉. 2010

[14]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 于春淼,张勇,王好让,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王磊,胡凯凤,谷勇哲,邱丽娟. 2022

[15]半矮秆大豆育种组配方式的研究. 胡喜平,赵海红,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 2009

[16]大豆喷施多效唑增产又防倒. 王金龙,陈存来. 1999

[17]大豆株高QTL的定位与整合分析. 孙亚男,齐照明,单大鹏,刘春燕,胡国华,陈庆山. 2010

[18]黑龙江省大豆田苘麻田间发生动态. 贾金蓉,耿志同,王月超,李欣怡,孙明雨,马红,谷维. 2024

[19]矮秆大豆株高遗传及主茎节间长度相关分析. 闫昊,刘宝泉,王博. 2009

[20]大豆株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张威,许亚男,许文静,张红梅,刘晓庆,王琼,崔晓艳,陈新,王显生,陈华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