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及空间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海璇

作者: 赵海璇;张亦涛;李文超;马文奇;翟丽梅;居学海;陈涵婷;康锐;孙志梅;习斌;刘宏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未利用氮量;种植业;畜牧业;县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56 卷 001 期

页码: 118-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农牧系统过量投入产生的未利用氮素是地表水体中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量化农业未利用氮素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氮素的分区管理,实现流域农业源氮素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方法]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范围内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氮素输入、输出量,分析2016年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牧系统的未利用氮素空间分布情况.种植业的未利用氮量为各输入项(化肥、有机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种子、非共生固氮和秸秆还田)与输出项(作物籽粒和秸秆)的差值;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为养殖粪污产生量与施用量的差值;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之和.[结果](1)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氮未利用强度在90.27—581.73 kg·hm-2之间,其中定兴县氮未利用强度最小,满城区的氮未利用强度最大;种植业中蔬菜生产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产业,占种植业未利用氮量的31.3%,其次是果树(29.0%)、小麦(27.8%)和玉米(11.9%);化肥是种植业未利用氮的主要输入源(占61.8%),其次是有机肥(16.8%)、秸秆还田(8.9%)、大气沉降(5.2%)、灌溉(3.4%)、非共生固氮(3.0%)和种子(0.9%).(2)各县(区)畜牧业未利用氮水平在0.06万—2.48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大,莲池区的最小.畜牧业中肉牛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养殖种类,占未利用氮量的71.0%.(3)农牧系统未利用氮水平在0.43万—4.97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农牧系统中,种植业是未利用氮的主要贡献产业,占农牧系统未利用氮的55.8%.[结论]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各县(区)未利用氮量空间分异显著,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是竞秀区未利用氮量的10.4倍;对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贡献最大的是种植业,其中,蔬菜生产是贡献最多的产业.

分类号: X52`X71

  • 相关文献

[1]浅析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农业系统结构和经济特征-以夏河一渭源一通渭样带为例. 高小叶,侯扶江. 2011

[2]浅析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农业系统结构和经济特征——以夏河-渭源-通渭样带为例. 高小叶,侯扶江. 2011

[3]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分析. 郑文哲. 2018

[4]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余艳锋,周开洪,周海波. 2014

[5]山西省农牧结构及其协调发展研究. 郭常莲,聂宏声. 1997

[6]休闲农业园区生态系统经济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陈志峰,曾玉荣,林晓桂,林国华,刘荣章. 2011

[7]论牧草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发展布局. 张英俊,任继周,王明利,杨高文. 2013

[8]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分析. 杨思存,霍琳,王成宝,温美娟. 2023

[9]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王敏,王兆华. 2023

[10]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石自忠,王明利. 2018

[11]立陶宛农业发展研究. 曲春红,李辉尚. 2017

[12]波兰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吴园,姚永红,李波. 2021

[13]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及氮盈余的时空变化特征. 杨紫薇,尹高飞,赵海璇,朱聪,马文奇,王佳宝,习斌,李文超,刘宏斌. 2023

[14]山西县域城乡一体化布局的思考. 关建勋. 2014

[15]基于多规合一的县域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编制框架构建. 朱红梅,陈伊翔. 2015

[16]对县域科技创新路径的再认识——关于“院县共建”模式的思考. 刘冬梅,毛学峰,李秀敏. 2012

[17]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程计则,张京社,扆锁成. 2002

[18]干旱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效益综合评价——以榆中县为例. 马海芸[1,雍雅明,刘宗盛. 2012

[19]县域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规划适宜性评价. 阎波杰,潘瑜春,赵春江,郭欣,殷红梅. 2010

[20]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双孢蘑菇产业发展个例的分析与思考. 凌亮,郭明慧,张程,南晓洁,周伟,吴保军,郭尚,王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