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春玉米施肥技术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洪久
作者: 于洪久;刘杰;柴永山;张楠;郭炜;钟鹏;林红;孙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半湿润区;春玉米;施肥技术;黑龙江省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1001-0254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19-20
摘要: 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春玉米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玉米生产中仍存在重氮肥,轻磷、钾、微肥等不合理现象,科学有效的施肥技术是玉米稳产增产的关键.本文就施肥技术种类、肥料养分施用量及比例、玉米施肥技术要点等方面,为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春玉米施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春玉米控释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谢佳贵,尹彩侠,张路,侯云鹏,秦裕波,王立春. 2009
[2]春玉米优化施肥技术初探. 邓树元,王宏庭,单杰. 2017
[3]黑龙江省春玉米产量潜力及产量差的时空分布特征. 王静,杨晓光,吕硕,刘志娟,李克南,荀欣,刘园,王恩利. 2012
[4]黑龙江春玉米籽粒产量与氮素吸收变化特征. 佟玉欣,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王伟,郑雨. 2014
[5]吉林省中部不同土壤类型区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研究. 张畅,梁尧,盖嘉慧,蔡红光,闫孝贡. 2016
[6]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万素梅,贾志宽,王勇,韩清芳. 2008
[7]黑龙江省半湿润区密植玉米施肥措施研究. 张磊. 2020
[8]黑龙江半湿润区玉米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 赵韦. 2020
[9]黑龙江半湿润区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籽粒含水量及机收相关性状分析. 林红,马延华,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李绥艳,孙德全. 2020
[10]3个加拿大引进苜蓿品种在半干旱、半湿润区的栽培试验.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路远,苗小林. 2010
[11]3个苜蓿品种的田间栽培试验.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路远. 2011
[12]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及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栾天宇,徐晨,闫伟平,于江,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2
[13]美国引进苜蓿品种半湿润区栽培试验.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苗小林,路远,王永林. 2010
[14]3个加拿大苜蓿品种的引种适应性试验.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路远. 2010
[15]半湿润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丽华,徐晨,于江,闫伟平,孙宁,谭国波,赵洪祥,李斐,孟祥盟,边少锋. 2021
[16]苜蓿引进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适应性试验.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路远. 2011
[17]不同根型苜蓿根颈变化特征分析. 南丽丽,师尚礼,郭全恩,田丰,范俊俊. 2012
[18]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玉米高密度超高产综合技术研究初报. 陈喜昌. 2006
[19]苜蓿引进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适应性试验. 杨红善,常根柱,周学辉,路远. 2011
[20]不同施肥技术对油菜苗期发棵的影响. 侯剑.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施菌渣的响应
作者:张楠;潘雪;刘杰;于洪久;张博;杜海伦;刘沣漫;郝帅
关键词:白浆土;菌渣;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土壤改良
-
紫外辐照(产臭氧)技术对CB-1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初跃;陈爱国;刘光亮;张楠;吴元华;王程栋;董蕊;黄国栋;刘国良
关键词:CB-1品种;烟叶;紫外辐射;酶促褐化
-
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薛沾枚;张备;张艳;刘雪松;刘秋瑾;林秀蔚;张国华;沈思思;钟鹏
关键词:苜蓿;生物活性;畜禽;应用
-
复合包被氨基酸对暖季泌乳牦牛泌乳量、乳成分及血浆指标的影响
作者:洛桑顿珠;张楠;欧杰次仁;时军;刘世林;巴桑旺堆;姜南
关键词:包被氨基酸;泌乳牦牛;暖季;产奶量;乳成分;血浆指标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油莎豆营养成分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艳;薛沾枚;刘雪松;孟维珊;张建胜;陈国旺;南景东;钟鹏
关键词:油莎豆;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畜禽;应用
-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95;选育过程;栽培技术;制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