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时期渍水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晓丽

作者: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黄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生育期;渍水;SPAD;叶绿素荧光;灌浆特性;粒重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5 年 03 期

页码: 309-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渍害是南方稻茬小麦高产障碍因子之一。2011—2013年以小麦品种‘川麦104’和‘内麦836’为材料,设置对照(CK)和不同时期渍水处理(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渍水时间均为35 d),测定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籽粒灌浆参数,以明确不同生育期渍水对小麦光合特性及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花后0~25 d,两品种的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0、ΦPSⅡ、q P和NPQ)变化不大;到花后35 d,SPAD值、Fv/Fm、Fv/F0和ΦPSⅡ急剧下降,NPQ明显上升。渍水处理对花后15 d和25 d的SPAD值和多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花后35 d,分蘖期渍水和灌浆期渍水的SPAD、Fv/Fm、Fv/F0、ΦPSⅡ和q P显著高于对照,NPQ则显著低于对照。分蘖期渍水和灌浆期渍水对粒重及籽粒灌浆进程影响较小,拔节期渍水和孕穗期渍水显著提高了灌浆速率、缩短了灌浆持续时间,粒重较低。粒重与SPAD值呈显著正相关,粒重和SPAD值均与灌浆速率无相关性,但与灌浆持续时间(有效灌浆期和活跃灌浆期)、尤其灌浆中后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呈显著正相关。‘川麦104’在灌浆期均表现出较高SPAD值、Fv/Fm、Fv/F0、ΦPSⅡ和q P。结果表明,分蘖期渍水和灌浆期渍水对旗叶花后光合能力及灌浆进程影响较小,在四川稻茬小麦栽培管理中,应重视拔节期和孕穗期渍害的排除,以保证花后较高的光合能力及较长籽粒灌浆时间,从而保证较高粒重。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渍害胁迫下小麦SPAD的高光谱监测方法研究. 李燕丽,熊勤学,卢碧林,李继福,李磊,田广丽. 2020

[2]氮肥运筹对苗期受渍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武文明,王世济,陈洪俭,魏凤珍,李金才. 2016

[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 文廷刚,陈昱利,杜小凤,吴传万,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4

[4]遮阴及氮肥对新疆南疆冬小麦粒重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张宏芝,王立红,陈阜,赵奇,孔德鹏,胡爱芝,王重,张跃强,樊哲儒,李剑峰. 2020

[5]四川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研究. 朱华忠,郑建敏,蒲宗君,伍玲. 2014

[6]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任红松,朱家辉,艾比布拉,宋羽,崔新菊,曹连莆. 2006

[7]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裴雪霞,王姣爱,王鹏,张定一. 2006

[8]播期对优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裴雪霞,王姣爱,党建友,张定一. 2008

[9]淮北地区高产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张耀兰,曹承富,杜世州,赵竹,乔玉强,刘永华,张四华. 2010

[10]水氮互作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赫芳芳,杨龙龙,蒋桂英,郭柔谷,雷琪琪,徐红军. 2024

[11]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英文). 杨富强,刘瑞显,张国伟,杨长琴. 2014

[12]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杨富强,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 2014

[13]垄作栽培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郑飞,方保停,秦峰. 2012

[14]不同生育期渍水寡照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杨,石春林,宣守丽,魏秀芳,骆宗强,侍永乐. 2016

[15]基于叶片及冠层叶绿素参数的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研究. 宋晓宇,王纪华,杨贵军,崔贝,常红. 2014

[16]基于Dualex氮平衡指数测量仪的作物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 李振海,王纪华,贺鹏,张勇峰,刘海英,常红,徐新刚. 2015

[17]苜蓿-冬小麦间作叶片SPAD值及产量表现. 穆阳阳,周艳丽,杨慎骄,岳喜天,王静丽,张晓红. 2019

[18]基于高光谱遥感和HJ-1卫星的冬小麦SPAD反演研究. 夏天,周勇,周清波,吴文斌. 2013

[19]FACE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适应. 韩雪,林而达,郝兴宇,马占云,王贺然. 2009

[20]基于HJ-1卫星的冬小麦叶片SPAD遥感监测研究. 夏天,周清波,陈仲新,周勇,于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