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辅助鉴定南方大豆皱叶症分子标记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文杰
作者: 陈文杰;梁江;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皱叶症;分子标记;开发;转录组;辅助鉴定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587-15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开发辅助鉴定南方大豆皱叶症(SSCLD)的分子标记,为快速鉴定生产上遇到的大豆皱叶是否为SSCLD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遗传背景相近的皱叶大豆和正常叶大豆材料在皱叶症诱导环境下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从中去除核苷酸序列高度相似的同源序列,筛选出表达差异较大的DEGs进行分子标记开发,利用皱叶大豆材料和逆境处理试验评价分子标记的表达专一性,并利用不同类型的皱叶表型样本对分子标记进行表达专一性及可靠性验证。【结果】7株皱叶植株样本和5株正常叶植株样本的测序碱基错误率为0.0226~0.0238,Q20和Q30分别在99.00%和99.90%以上的碱基数量占总碱基数量均大于95.00%,GC含量为45.60%~46.24%,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较好。皱叶大豆材料较正常叶大豆材料有1063个DEGs上调表达,85个DEGs下调表达。根据基因的表达量和同源性,共筛选8个DEGs用作开发分子标记的候选基因,均表现为明显上调表达。8个候选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基本相符。此外,所筛选基因中有6个基因表达在不同程度上受干旱、水渍、冷害、荫蔽和盐胁迫等逆境胁迫诱导,其中,种植于皱叶症土壤中的皱叶型株系叶片GLYMA_18G0334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在正常土壤中受干旱、水渍、冷害、荫蔽和盐等逆境胁迫后的相对表达量。根据GLYMA_18G033400基因序列设计分子标记qCL-18G033400,并用该分子标记对19份不同皱叶类型的叶片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以ΔCt值小于10.00作为SSCLD的判定标准,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同田间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的分子标记qCL-18G033400可辅助鉴定SSCLD。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淑芳,覃夏燕,韦荣昌,梁江. 2024
[2]花生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应用现状和前景. 江建华,倪皖莉,肖美华,刘传福,管叔琪,于欢欢,王晓帅. 2012
[3]EST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陈全求,詹先进,蓝家样,黄云. 2008
[4]植物逆转座子引物开发应用中的逆转座子序列分离方法. 杜晓云,张青林,黄建民,罗正荣. 2010
[5]云南不同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相关性状的分子辅助鉴定. 周国雁,伍少云. 2014
[6]转录组测序(RNA-seq)策略及其数据在分子标记开发上的应用. 李小白,向林,罗洁,胡标林,田胜平,谢鸣,孙崇波. 2013
[7]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印度谷螟微卫星位点分析. 唐培安,陶冶心,薛昊,袁明龙. 2017
[8]葫芦巴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星哲,陈阳,武悦,单飞彪,杜瑞霞,闫文芝,刘春晖. 2024
[9]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睡莲SSR位点特征分析. 苏群,田敏,刘俊,王凌云,李春牛,李先民,黄展文,王虹妍. 2021
[10]簇毛麦6VS特异转录序列P21461及P33259的获得及其分子标记在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育种材料中的应用. 刘畅,李仕金,王轲,叶兴国,林志珊. 2017
[11]西方蜜蜂精子质量研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荀利杰,李琼艳,胡宗文,张学文. 2016
[12]花椰菜转录组SSR位点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林珲,李永平,薛珠政,陈敏氡,朱海生,温庆放. 2019
[13]巨菌草分子研究及生态修复应用的进展. 史志丹,郭呈宇,房永雨,伊风艳,刘思博,皇甫海燕,孙红霞,丁海君. 2023
[14]基于转录组序列的芜菁SSR标记开发及应用. 李晓娟,赵文菊,赵孟良,邵登魁,马一栋,任延靖. 2023
[15]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4
[16]杏鲍菇转录组数据SSR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诚,熊川,陈祖琴,金鑫,黄文丽. 2017
[17]半红树植物水黄皮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黄健子,张万科,黄荣峰,郑易之. 2015
[18]簇毛麦6VS特异转录序列P21461及P33259的获得及其分子标记在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育种材料中的应用. 刘畅,李仕金,王轲,叶兴国,林志珊. 2017
[19]基于RNA-Seq技术的乒乓菊转录组分析. 周琳,蔡友铭,张永春,杨柳燕,姚建军,薛建平,叶燕萍,席祖路,于忠正. 2020
[20]川明参转录组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开发. 沙秀芬,袁灿,陈媛媛,彭芳,陶珊,李群,张超.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乔德华;秦春林;陈文杰
关键词:甘肃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
南方土壤中导致大豆皱叶的因子分析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梁江
关键词:大豆;皱叶;因子;土壤;南方;ICP-OES
-
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作者:陈文杰;陈渊;韦清源;汤复跃;郭小红;陈淑芳;覃夏燕;韦荣昌;梁江
关键词:大豆;转录组;皱叶症;定位;分子标记;二代测序
-
黄淮海夏大豆引种至华南地区的特征研究
作者:李晟涵;韦清源;汤复跃;陈文杰;周勋波;陈渊;郭小红;梁江
关键词:夏大豆;黄淮海;引种;生育期;农艺性状
-
果园间套种大豆:生产现状、发展潜力与政策建议
作者:杨钰莹;司伟;汤松;陈渊;张明荣;马俊奎;梁福琴
关键词:大豆扩种;果园间套种大豆;生产现状;成本收益;发展潜力;政策建议
-
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作者:刘泽文;袁芳艳;刘威;高婷;周丹娜;杨克礼;郭锐;陈文杰;田永祥
关键词:新生仔猪;大肠杆菌;防治
-
不同宽窄行木薯‖大豆对间作体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宁德娇;郭小红;汤复跃;陈文杰;梁江;谢丽萍;陈渊;韦清源
关键词:木薯;大豆;间作;宽窄行;产量